镜头里的丰收中国丨云南罗平:文旅赋能庆丰收 光影定格振兴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6 11:2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26 11: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金秋云岭,稻浪飘香。正值“中国农民丰收节”,一场别开生面的“庆丰收·迎国庆”——品农耕文化·促乡村振兴摄影文化专题活动,在云南省罗平县大水井乡的金色稻田中拉开帷幕。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走进新沟助力“庆丰收、迎国庆”文化节活动,通过“文旅+摄影+农业”的深度融合,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的丰收盛景和农民的精神风貌,为国庆佳节增添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喜庆氛围。

沉浸式研学:在劳作中感悟农耕文明底蕴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活动首项内容便是沉浸式的农耕文化研学。来自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的摄影师们不再是单纯的记录者,而是挽起裤脚,拿起镰刀,与当地农户一同深入田间,分组投入到收割、运送、打谷、装袋的完整农事流程中。

这不仅是一场体力实践,更是一次与土地和农耕文明的深度对话。摄影师们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也为他们用镜头讲好丰收故事积累了最鲜活的素材。

科普课堂进田间:科技赋能夯实大国粮仓

丰收的背后,是农业科技的坚实支撑。在田埂边临时搭建的“水稻科普课堂”上,罗平县的农业专家和乡农技人员现场开讲,从优质稻种选育、生态种植管理到病虫害绿色防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藏于稻穗间的“科技密码”娓娓道来。

这堂走到田间的科普课,让参与者深刻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脉搏,展现了我国端稳“中国饭碗”的科技底气。

趣味竞技悦动田园:丰收喜悦点亮乡村振兴梦

丰收的喜悦,在趣味盎然的竞技活动中被彻底点燃。随着一声令下,“稻田趣味捞捕游戏”热闹开场,农民朋友与同学们同场竞技,欢声笑语回荡在稻田上空。

这类原汁原味、充满乡土气息的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彰显了新时代农民自信、自强、自豪的精气神,绘就了一幅乡风文明、和谐幸福的生动图景。

直播赋能产销对接:小屏幕连接大市场

活动巧妙融合了传统节庆与数字经济新业态。现场邀请了罗平本地的电商网红主播,利用镜头互联网向全国网友生动讲述“每一份农特产品背后的丰收故事”。

这种场景化、体验式的直播带货,不仅即时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更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将罗平的丰收之美、物产之丰推广到更广阔的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电商动能。

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的专业摄影力量深入乡村,通过沉浸式农耕体验、科普教育、趣味竞技与直播助农相结合的方式,让外部资源与本土文化产生深度链接,既提升了传统丰收节庆的文化内涵和传播影响力,也实实在在地助力了当地农旅品牌的打造和农产品的销售。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农促融”的模式,为如何更可持续、更富创意地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在光影交错间,我们看到的是丰收的喜悦,更是产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