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铸魂:华珠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映,以银幕思政激发青春力量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9-26 10:58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25-09-26 10: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于9月22日在珠江剧院成功举办“银幕鉴史 青春作答”主题展映活动。本次活动创新融合专题报告、红色影片展映与映后交流,为师生带来一场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引领青年一代在光影艺术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活动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主持。

业界名家开讲,探讨光影中的历史叙事

活动特邀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霍廷霄、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等业界专家,与师生分享电影创作与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探讨了电影如何承担文化使命。

霍廷霄以“影视美术创作交流漫谈”为题,结合《英雄》等经典影片案例,生动阐释了电影美术如何从单纯布景升华为参与叙事的“视觉语言”。他详解色彩运用如何推动剧情发展,并以《英雄》中红、蓝、白三色区分叙事层次为例,说明美术设计对情感表达的关键作用。

他还以《长津湖》等历史题材影片为例,阐述了电影美术在历史再现中的独特价值。“电影美术不仅要还原历史场景,更要传递历史精神。”他分享道,《长津湖》中通过严寒环境的营造、武器装备的精准还原,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卓绝,这种视觉真实是教科书无法替代的历史教育。

蒋德富在“以光影为舟,载初心启航”的讲座中,直面中国电影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当前市场仍需从“大”向“强”转变,并寄语学子培养“制片思维”,学会在有限条件下平衡创意与成本。他还指出,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要追求艺术表现,更要承担起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责任。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湾区国际创作者生态园区名家入驻签约仪式,霍廷霄、蒋德富、皇甫宜川三位专家受聘入驻。此举不仅深化了产教融合,更标志着华珠影视教育与影视资源对接进入新阶段,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影视创作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蛟龙行动》震撼献映,深海利剑铸就爱国课堂

作为活动重头戏,《蛟龙行动》(特别版)的放映引发强烈共鸣。影片以中国海军蛟龙小队与最新型潜艇“龙鲸号”协同作战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他们在深海战场面对外来威胁、捍卫国家安全的惊险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海军的硬实力。震撼的视听效果与动人的英雄故事,让师生深刻感受到强国强军的时代使命。

映后交流环节,专家们围绕影片的创作初衷、军事题材定位与技术突破展开深入探讨。嘉宾们认为,该片不仅实现了军事题材类型化叙事的新突破,更以其震撼的视听语言,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捍卫国家安全的使命担当,是对抗战精神的最好致敬。

学子畅谈:光影启迪创作,历史激发担当

活动在学子中引发热烈反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钟佳媛表示,霍廷霄教授“美术是一种语言”的观点让她深受启发。“《蛟龙行动》中现代军人的形象,让我更加理解从抗战到今天,一代代中国人如何用生命守护国家主权。”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阮嘉慧分享道:“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蒋德富老师关于‘成本与创意平衡’的观点特别实用。电影的核心是人性和情感,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即使场景简单,也能打动观众。”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丁诗琪坦言活动改变了她的专业认知:“原来美术设计不是后台工作,而是能在银幕上‘说话’的。我希望未来能用美术讲述那些属于普通人的温暖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真诚的力量。”“活动还让我认识到美术设计不仅是技术工作,更承载着历史表达的责任。每一个历史细节的准确还原,都是对历史的尊重。”

本次“银幕鉴史 青春作答”活动通过创新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素养提升有机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与使命担当。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依托大湾区影视资源,培养更多能够用光影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人才。

通讯员/尧学慧 黄炫超 黄子瑶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