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短剧活力城市指数”开题研讨会举行,助力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5 16:2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25 16: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24日,“文旅短剧活力城市指数”(以下简称“指数”)开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该指数将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众电影》杂志社、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与新霞客文旅平台共同发布,旨在通过科学评估体系,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战略实践提供数据化支撑,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创新发展。

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何天平就指数的初步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该指数拟围绕“短剧产业活力”、“文旅融合效能”、“城市传播力”、“政策与环境支撑” 等多个核心维度构建评估模型,并设置一系列可量化、可对比的一、二级指标。评估体系不仅关注短剧本身的产量、流量与商业价值,更将深入探究其对城市形象塑造、旅游消费拉动、文化传承创新以及相关产业集聚效应的实际影响。

在专家论证环节,与会嘉宾积极建言,围绕指标权重分配、数据采集可行性、去伪存真反映实效及如何真实体现“文旅”与“短剧”深度融合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其中,中国文化报品牌塑造部主任李琤建议在指数权重设计中,显著提升“IP独特性与品牌价值”的指标权重,强力引导城市基于其不可复制的核心文旅资源进行短剧开发,而非追逐同质化题材,以此构建真正可持续的IP资产。北京大学杨兆凯博士指出,指数框架设计与权重分配应充分考虑短剧产业下沉、城市布局竞争的新趋势,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描摹其对地方经济、青年就业与文化传播的多维带动作用,从而形成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实际指引价值的评估体系。

《大众电影》杂志社社长郑阳表示,短剧作为一种新兴影视形式,为电影文化与文旅产业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该指数应成为行业“风向标”,既表彰优秀案例、树立行业标杆,也能为城市文旅发展提供诊断工具,并能为市场投资与创作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文旅短剧大荟项目负责人刘煊岐透露,该指数是文旅短剧大荟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研究成果预计于今年年底举办的首届“文旅短剧大荟”上正式发布,届时将首度揭晓“文旅短剧城市发展活力榜单”与“文旅短剧活力榜单”与“典型案例”,成为活动的重要亮点。

指数的发布,有望为各城市提供一个审视自身文旅短剧发展水平提供新的视角,进一步激发“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乘数效应,为新时代城市文旅产业的创新与升级注入新动能。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