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列旅游专列:新疆铁路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9-24 16:40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25-09-24 16: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新疆铁路旅游迎来历史性突破。截至9月中旬,铁路部门累计开行旅游列车超300列,其中疆外进疆列车达240列,同比增长90.5%,单日最高开行量达33列。这一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以“交通+文旅”创新模式,将天山南北的壮美风光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为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一、运力跃升:从“通道经济”到“枢纽经济”的质变

今年新疆旅游列车的爆发式增长,源于铁路运力的系统性升级。7月1日实施的三季度运行图新增18条线路,疆内旅游线路扩展至29条,覆盖全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热点。乌鲁木齐局集团通过优化到发时刻、压缩列车旅时,关键区段通过能力提升显著,构建起“快进慢游”的铁路交通网。

更值得关注的是,铁路部门以“一线一策”精准匹配市场需求:“熊猫专列·成都号”串联川疆美食,“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打造文化长廊,“津和号”实现新疆全域环游。这种“主题化+定制化”的运营模式,使旅游列车从单一交通工具升级为文旅产品核心载体。数据显示,疆内特色列车如“薰衣草专列”“赛里木湖蓝冰之约”等已开行65列,带动沿线景区游客量增长超40%。

二、体验革命:从“走马观花”到“深度沉浸”的范式转型

新疆旅游列车的创新,本质上是服务供给的供给侧改革。铁路部门突破“移动宾馆”传统定位,打造“移动文旅综合体”:沈阳局的“沈铁假日号”配备适老化健康餐食,上海局的“长三角号”增设非遗展演区,乌鲁木齐局的“天山号”推出旅拍、星空观测等特色活动。这种“交通+文化+娱乐+消费”的融合模式,使旅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二次消费占比提升。

适老化改造尤为亮眼。针对银发群体,铁路部门推出“慢旅行·深体验”产品:全列软卧包厢、无障碍通道、24小时医护随行、一站直达景点等服务,让老年旅客无需换乘即可畅游南北疆。今年3月首发的“银发旅游专列”载客380人,12天行程覆盖吐鲁番、喀什等8个文化地标,旅客满意度达98.7%。这种精准供给不仅激活了“银发经济”,更树立了铁路旅游的服务标杆。

三、民生赋能:从“交通扶贫”到“共同富裕”的实践突破

旅游列车的密集开行,正在重塑新疆的经济地理格局。在帕米尔高原,专列带来的人流使塔什库尔干县的民宿数量增长;在塔里木河畔,轮台县的杏干、核桃通过列车行李车畅销内地;在伊犁河谷,那拉提草原的牧民转型为旅游从业者。据统计,旅游列车直接带动沿线就业,间接拉动餐饮、零售等产业增长。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促进民族交融。当广东游客与维吾尔族家庭共跳麦西来甫,当四川老人与塔吉克族孩童互赠手工艺品,列车成为“流动的文化课堂”。乌鲁木齐局在6个标杆客运站增设新疆风光展区,将车站打造为展示多元文化的窗口,让旅客在候车时即可感受“新疆是个好地方”的品牌内涵。

四、开放纽带:从“国内循环”到“国际联通”的战略延伸

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旅游列车的辐射效应正跨越国界。今年开行的中哈跨境旅游专列,使霍尔果斯口岸的出入境游客量大幅增长;与中亚国家合作的“丝路文化专列”,搭载非遗展演团队赴境外巡演。这种“文化先行、交通开路”的模式,为新疆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新思路。

国际游客的涌入,更倒逼服务标准升级。乌鲁木齐局在列车上增设多语种服务,开发中亚风味餐食,甚至引入国际列车评级体系。当哈萨克斯坦游客乘坐“天山号”穿越独库公路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雪山草原,更是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

结语:钢铁丝路上的幸福列车

300列旅游专列,是新疆铁路人用车轮丈量大地的足迹,更是高质量发展时代的生动注脚。从运力提升到体验创新,从民生赋能到开放拓展,铁路部门以“国家战略践行者”的担当,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展望未来,随着格库铁路扩能、中吉乌铁路建设,新疆铁路网将更加密集,旅游列车必将跑出更快的“新疆速度”,载着各族群众驶向共同富裕的明天。这不仅是铁路的变革,更是一个边疆省份在时代浪潮中的奋进宣言。(赵金辉)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