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山东潍坊,秋风轻拂,走进奎文区道口婚庆喜铺市场,空气里浮动着淡淡的糖果甜香。韩世喜糖店的店面格外引人注目,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洒在丝绒喜盒与烫金装饰上,泛起一层温暖光泽。店主魏秋玲正细心为一对新人调整礼盒上的缎带,眼中满是笑意。“囍”字窗花、艺术糖果、临窗沙发休闲区……每一处细节都透着温馨与美好。难以想象,五年前这里还只是一间货物堆积、客流稀少的传统喜铺。改变,源于一场从空间到经营、从理念到工具的全面焕新。
空间焕新:从“传统货架”到“幸福驿站”
三年前,韩世喜糖店只是一间30平方米的普通小店。门面陈旧,货架拥挤,商品难以脱颖而出,日均客流屈指可数。
“那时候每天守店超过12个小时,月销售额却很难实现突破。”回顾往昔,魏秋玲语气中带着感慨。
转机发生在2023年。一次市场调研中,山东潍坊奎文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客户经理张素贞为她带来了新的思路:“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仪式感,可以尝试将喜铺打造成一个‘幸福体验站’。”她搜集了省内外优秀喜铺案例,包括主题陈列、互动体验区等图像资料,让魏秋玲眼前一亮。
魏秋玲果断行动,将隔壁空置房间纳入店面,总面积扩展至60平方米,并聘请专业设计师进行整体规划。中央区域设置“主题喜糖展示区”,并配备丝绒与烫金礼盒突出视觉重点;北侧打造“DIY定制区”,陈列数十款样品与设计图册,供新人自主搭配;靠窗位置则开辟出一处“甜蜜驿站”,摆放沙发、茶歇和心愿卡,成为顾客休息、洽谈的理想场所。
魏秋玲(右)向客户经理学习礼盒搭配技巧
“来到这里不像买东西,倒像是提前体验婚礼的甜蜜。”一位刚完成订制的90后顾客王女士感叹道。
环境升级带来了显著的消费体验提升,顾客平均停留时间从不到5分钟延长到30分钟,月度销售额实现三倍增长。
渠道拓展:从“坐店等客”到“全域引流”
“以前总觉得,货好自然有人来。”魏秋玲笑着说,“但现在我明白了,再好的产品,也得主动‘走出去’。”
真正的转变,始于2024年奎文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联合邮政举办的“惠客邮我”电商培训课程。课上魏秋玲了解到,传统实体店的辐射范围通常不超过500米,而婚庆行业客户分散、消费频次低,依赖自然客流极易遇到瓶颈。
培训结束后,在张素贞的协助下,魏秋玲迅速开通了店铺抖音账号,购置简易拍摄设备,开始尝试内容创作。短视频涵盖喜糖配料讲解、礼盒包装、婚俗文化等内容,逐渐吸引了一批年轻粉丝。随着账号热度上升,她进一步推出“四季情书”“山海盟誓”等系列主题礼盒,结合节日和热点进行内容策划,增强话题性与传播力。
客户经理(左)帮助店员制作喜糖礼盒
线上热度还需线下承接。魏秋玲主动联合周边花店、婚纱摄影机构和婚庆公司,推出“甜蜜联盟”一站式服务套餐,实现资源整合与互惠引流。
“最近刚接了一笔来自青岛的订单,新人通过抖音找到我们,定制了100份‘山海’主题喜糖。”魏秋玲指着刚刚打包完成的快递包裹说。如今,线上订单已占她总营业额的近50%,这是过去“守店”模式难以想象的突破。
技术赋能:从“劳心劳力”到“智慧经营”
作为一位传统店铺经营者,魏秋玲并未因年龄或经验而抗拒新技术。相反,她主动拥抱数字化工具,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与服务深度。
“以前设计一款新礼盒,从构思到打样至少要一周。现在借助AI工具,十分钟就能看到多套设计方案。”她边说边在平板电脑上展示由AI工具生成的国风喜糖礼盒图,纹样精美、配色协调,令人眼前一亮。
AI工具还成为她服务顾客的“贴心助手”。当一位江西客人提出“礼盒需凑齐四色喜糖”时,魏秋玲立即通过DeepSeek查询了当地婚俗解读与配套产品建议;当北方客人强调“喜糖必须成双”时,AI快速生成符合要求的礼盒方案,确保了习俗上的严谨与礼仪上的周到。
“有了AI的帮助,让我更懂得客户的需求,服务也更精准了。”魏秋玲总结道。
“魏老板不只产品好,服务更是没得说!”一位正在筹备国庆婚礼的郑先生满意地评价。
客户经理(右)向店员传授经营技巧
更令人称赞的是,魏秋玲并未将经验与技术视为独门秘籍。面对前来“取经”的同行,她总是热情分享,从短视频拍摄技巧到AI工具使用方法,全部手把手指导。如今,韩世喜糖店不再只是一家普通的喜铺,而是一个场景化的甜蜜体验空间,是一种基于客户需求的定制服务,更是一次传统小店拥抱变化的生动实践。
韩世喜糖店的成功转型,既来自于空间重构、渠道拓展和技术赋能的多维变革,更根植于魏秋玲一份持续学习、主动求新、踏实逐梦的经营者精神。在甜蜜事业的征途中,魏秋玲用灵巧的双手和开放的心态,为喜铺经济写下了新的注脚,传统不代表守旧,小店也有大梦想。(吕超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