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赴基层,守护乡村“星”光

来源:鹰潭新闻网    2025-09-22 17:03
来源: 鹰潭新闻网
2025-09-22 17: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至9月,鲁东大学教育学院青听志愿者协会延续“用青年声音传达志愿精神,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所需”宗旨,组织三十余名志愿者组建“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团队分赴烟台、济南、济宁、青岛等地的十余个社区与乡村,将学期内的志愿服务经验与基层需求深度结合,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乡村孤独症患者的志愿服务与调研活动,用青春行动为特殊群体注入温暖与希望。

多维帮扶:搭建成长与赋能桥梁

团队聚焦乡村孤独症儿童成长需求,依托学期内积累的服务经验,打造“星语心愿”专项帮扶项目。志愿者针对孤独症儿童感官敏感、社交表达薄弱等特点,设计感官适应与社交引导课程。通过色彩拼图游戏锻炼孩子专注力,借助角色扮演教会孩子表达需求。在烟台福山、青岛崂山等地,志愿者为20余名孤独症儿童提供一对一辅导,累计服务时长超200小时,帮助多名孩子实现从不愿互动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另一方面,暑假期间,研究生非遗产品研发小组将研发成果落地转化,推出非遗肌理画等产品,并为孤独症儿童开展教学。经过1个多月的教学与打磨,孤独症儿童共完成百余件非遗作品,包含肌理画、葫芦画、蓝晒、香牌等。团队将这些充满童真与创意的作品收集起来,在烟台、青岛、济宁等地开展了6场星艺义卖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市民讲述孤独症儿童故事,最终销售额达3000余元,全部用于为孤独症儿童购置康复器材与学习用品。

聚焦认知:乡村孤独症认知水平调研

为系统掌握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的实际困难,推动社会支持体系完善,鲁东大学教育学院团委联合青听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孤独症群体现实困境”专项调研活动。调研团队设计并发放了《乡村孤独症认知水平普查问卷》,在山东、山西、湖北等省份的乡村展开系统调研。

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通过面对面访谈与问卷填写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同时向村民普及孤独症相关知识,纠正认知偏差。针对老年人视力不佳、识字有限的情况,志愿者采用“一对一读题+代填”方式,确保调研数据真实有效。此次调研不仅为后续开展针对性的科普宣传与帮扶活动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推动乡村特殊群体关爱体系的完善积累了有效资料。

青春力量:志愿精神的持续传递

青听志愿者协会的暑期实践活动,是学期内服务的延伸与拓展,既将高校的专业资源带到了基层,也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社会需求的理解。

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鲁东大学青听志愿者协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青春的力量在于奉献,在于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用爱心传递希望。展望未来,青听将继续深耕志愿土壤,让更多的种子在这里萌芽生长,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通讯员:王义龙 梁亚琪 李诚诚)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