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基层单位如何突破人才与资源限制,让故事传播拥有更多“新表达”?今年来,湖南岳阳汨罗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师带徒”育新人、以“季度会”破瓶颈、以“实战课”强本领,系统构建融媒体宣传人才培养新生态,实现新闻宣传从“有形”到有效、从有量到有质的跨越。
“导师传帮带”让新人更快“冒出来”
(导师进行视频拍摄现场教学)
面对新媒体创作经验不足、人才断层等现实问题,汨罗烟草不再停留于“零敲碎打”式培训。2025年以来,单位创新推出“新媒体导师传帮带”机制,由具备实战经验的骨干担任导师,与年轻员工结成“创作对子”,制定“一人一清单、一季一目标”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刚入门时连分镜都写不好,师傅就从最基础的镜头语言教起,带着我一遍遍修改脚本,甚至在拍摄现场手把手调整机位。”青年员工彭丽南感慨地说。她和胥梦妮作为首批“师徒制”学员,在导师湛颖骁的带领下,目前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选题策划、现场拍摄、后期剪辑与成品输出全流程操作。她们参与创作的“拯救王阿姨”系列视频,因风格风趣幽默、画面生动自然,多次被转载,累计播放量突破10万次。
同时,单位还配套出台了《师带徒阶段目标清单》和激励机制,明确每季度应达到的创作目标和能力指标,推动青年员工从“旁观者”快速转变为“主创手”,甚至在重要选题创作中独当一面。
“季度研讨会”让创作“不跑偏”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融媒体创作专题培训)
为确保新媒体创作始终围绕主线、服务大局,汨罗烟草将原有的月度讨论升级为季度新媒体研讨会制度,在研讨会上针对性“把方向、聚焦点、解难题”。
每期研讨会不仅剖析爆款,更敢于“亮丑”,把上季度阅读量偏低、转发不佳的作品“拎出来”,集体复盘。“开头3秒有没有抓住眼球?”“叙事节奏是否拖沓?”“受众真实兴趣点在哪里?”大家直面问题、坦诚交流,在批评与反思中不断明确创作边界与提升路径。
除内容复盘外,每期研讨会还设定专项主题,如“如何让行业故事破圈”“乡村振兴的本土故事”“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等,并多次邀请采访人员等外部专家参与研讨,打破内部循环,为新媒体小组拓宽新思维、新视角。
“实景课堂”教学练就“真功夫”
(走入零售户店铺进行实拍教学)
“拍摄零售户的故事,不能只拍店面,还要走进他们的生活。”“长乐甜酒非遗传承,不仅要展示工艺,更要传递情感。”……在汨罗江畔、零售终端、乡镇集市,新媒体小组的实景教学课堂频频开讲。
汨罗烟草改变以往“在会议室里讲剪辑”的传统方式,把教学直接设在采访现场、拍摄一线。导师湛颖骁带领组员实地取景,边拍边讲解如何用镜头捕捉细节、用光影传递情绪。学员现场操作设备、即时采访人物、实时复盘素材,“即学即用”中快速提升实战能力。今年以来,小组已组织开展“终端风采”“非遗传承”“节日民俗”等多次主题实拍教学,推出《匠心酒娘子》《网络安全在身边》等14部深受好评的作品,多部作品被行业内外媒体采用。
机制创新与人才培育的最终目标是产出优质内容、传播主流声音。通过系统化培养,一批青年员工正快速成长为“采、编、拍、剪、播”全能型宣传骨干。
“宣传不仅是传播,更是一种情感连接。我们用新的语态讲述烟草故事,就是想让更多人理解、支持并信任我们的工作。”导师湛颖骁说。下一步,汨罗烟草将继续深化融媒体宣传队伍建设,拓展叙事视角、创新表达方式,努力打造更具辨识度、感染力和传播力的新媒体品牌,让基层声音传得更远、更洪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