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 科文学院实践团架起非遗出海桥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9-18 16:12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25-09-18 16: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文理学院“秦陇π·韵薪火”社会实践团圆满完成在陕西宝鸡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调研活动。这支由杨金柱、郇柠檬、陈雨萱、徐诺四名外语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充分发挥语言赋能和数字创新优势,在实践活动中着力用现代国际传播赋能千年传统文化,为非遗文化出海开辟新航道。

2021年11月,宝鸡与徐州签署《“十四五”协作框架协议》,拓展合作广度深度,打造东西部协作样板。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因苏陕协作而紧密相连。在此背景下,此次活动不仅是文化调研,更是一次两地文化交流的青春实践。

实践团采用“双轨并进”的调研模式,通过文物研读与技艺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考察了木版年画、西秦刺绣、社火脸谱等代表性非遗项目。在凤翔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锦伟为团队成员详细讲解泥塑艺术的发展脉络与当代价值。“期待非遗产品以其独特魅力吸引年轻群体,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胡锦伟在交流中表达了对非遗传承的殷切期望。

返校后,实践团立即启动“非遗文化国际传播计划”,充分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团队成员精心策划“非遗文化沙龙”,用外语向国际留学生系统讲解凤翔泥塑的工艺技法和文化内涵,并组织开展现场创作体验。活动特别设置了线上直播环节,通过多平台同步推送,让更多网友实时关注,感受非遗的魅力。

留学生Doha感叹:“这次交流让我深刻领略到中国非遗技艺的精妙,更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东方智慧。”留学生Jorge表示:“我希望有一天能将这项非遗产品带回到自己的国家。”这种“专业+文化”的创新实践模式,既拓展了外语教学的实践维度,又为文化传播培育了复合型人才。

科文学院文理学院与徐州非遗文化产品交易中心、徐州跨境电商产业园达成战略合作,校企协同创新文化出海模式,共建非遗文化传播基地。“团队成员兼具语言优势和文化理解力,其策划的非遗文创产品极具国际市场潜力。”徐州非遗文化产品交易中心负责人连连点赞。在学院支持下,该中心已优选国家级、省级特色非遗产品50余款,正通过数字化渠道推向海外市场。

据悉,“非遗出海”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通过跨境电商与数字化传播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范式。业内专家认为,这种创新实践不仅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更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探索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通讯员 步天松)

实践团采访凤翔泥塑传承人胡锦伟

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泥塑制作

实践团成员携手外国友人共同推广凤翔泥塑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