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大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0:2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0: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9日,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 “沸腾——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作品大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开幕。

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赵冷月先生47件/组书法作品,涵盖了真行草隶篆各体,包罗了榜书、条幅、对联、手卷、册页等各种形制。作品大部分为赵冷月书法巅峰时期之作,也展出了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赵冷月书风形成过程中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为八尺整张巨制,有的是十二条成组联屏,也有尺幅不等的对联、条幅和镜片。这些作品均完成于赵冷月先生条件有限的书斋之中,而如今展陈于宽敞明亮的现代展示空间,可以让我们更为完整地回望赵冷月先生筚路蓝缕的艺术历程,更真切地倾听先生的笔墨脉动,更深入地体会其求新创变的艺术精神。这应该是对赵冷月先生的最好纪念。新闻发布会由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许洪流主持。

纪云飞代表浙江省博物馆,向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并感谢赵冷月先生家属的信任与支持。他表示,赵冷月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上一位极具革新精神的大家。他以深厚的学养、不懈的探索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书法的现代性转型提供了一种极具启发性的路径,再次印证了传统可以在与时代对话中焕发新生。本次展览不仅是对赵冷月艺术成就的回顾,更是一次关于“传统如何再生”的生动对话。赵冷月以“暮年变法”打破陈规,融碑帖于一炉,其作品既存古意,又显生拙之趣,堪称传统书法向现代转型的桥梁。他不仅是书法艺术的传承者,更是新书学思想的启蒙者——其理论构建与创作实践,为后世书家提供了“守正不泥古,创新不逾矩”的范本。

王立翔对此次展览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表示,赵冷月先生是海上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书家,他在大量的临摹中辨清自己的路径,最终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四十年前的书坛还在回归“二王”经典,但他目光所及,已扩展到古今中外。他冲破书法与美术的藩篱,在这种现代视线下,重构了对传统帖学、碑学的认知。其大字雄浑朴质,真力弥漫,多字书法天趣横陈,萧散清旷,格调务去甜俗,追求超凡离尘;其笔墨、造型、章法则着力解决着黑与白、美与丑、刚与柔、激荡与沉静、朴拙与灵逸等等诸种关系。赵冷月的作品中灌注了他独特的生命情感。三十年前钱君匋先生就云:赵冷月的书法“真實地映照出他的情感歷程和藝術追求,這種對書法本體意義的探索,無疑有着强烈的時代感”。今天我们回望赵冷月先生,他显然是传统审美境界的开拓者和当代书法笔墨语言的先行者,他探索的形式构成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书法的现代公共性视觉展陈。

《沸腾——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集》在新闻发布会后举行揭幕仪式。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社长、杭州分社社长、《书法》《书法研究》主编朱艳萍与赵冷月哲嗣、赵冷月书法教育基金会副会长赵时中共同为图书揭幕,并捐赠图书。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