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突泉,暑气被清风悄然拂去,烟火气中升腾着京蒙协作的蓬勃活力。房山区挂职团队借突泉县一年一度的露营热潮,以文旅为纽带搭建产销平台,不仅让 30 余款突泉特产成功 “破圈” 走红,更让 120 余户农户在家门口稳稳端住了就业 “金饭碗”。
一、文旅搭台农产 “唱戏”!京蒙协作奏响消费帮扶“振兴曲”
“您瞧这蒜头多精神!配着干豆腐蘸大酱,甜辣脆口嘎嘎香,腌成糖蒜更是‘孬’不了!” 吉林游客王凤霞操着地道东北话,露营小推车里装满刚选购的突泉紫皮蒜与水泉绿豆米,笑容里满是收获的喜悦。
不远处的 “六户干豆腐” 摊位前,非遗传承人王海波手艺娴熟如行云流水。盐卤轻点入浆,棉布裹浆成坯,青石压坯沥水,片刻间,一张张薄如蝉翼、色若金箔的干豆腐新鲜出炉。腾腾热气裹着浓郁豆香飘向人群,游客们纷纷驻足惊叹,忍不住拍手叫好。
“六户干豆腐” 是突泉县六户镇的百年老字号,承载着四代人的手艺传承。2021 年起,在京蒙协作的牵线搭桥下,制作工艺成功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前这干豆腐只能在镇上卖给邻里街坊,哪成想如今借着露营大会开直播,火到了北上广!” 王海波满心感慨,这份惊喜离不开京蒙协作的真情投入,更离不开房山区挂职干部的倾力相助。为让这门珍贵手艺走出民间小作坊、登上京蒙协作的大舞台,房山区挂职干部多次上门,鼓励他守住老字号的品质口碑,还专程邀请县里网红为他开展直播培训。起初面对镜头时,王海波格外拘谨,可随着直播间人数节节攀升、评论区讨论热烈,他渐渐放开手脚与网友互动 —— 有人提建议,有人鼓励他传承老手艺,更有人直接私信下单,一上午便涨粉 1000+,卖出 400 多单。“网友的鼓励让我浑身是劲,也更坚定了把这老手艺传下去的心思!”
( 京蒙协作“消费帮扶直采直供基地促农文旅融合发展”农产品展销)
这份 “爆火” 并非一蹴而就。此前,冷鲜储藏难、产品深加工不足、规模化量产受限等难题,曾让房山区挂职干部与手艺人犯了难。为打破瓶颈,两批房山区挂职干部接续发力,整合 3000 余万元京蒙协作及衔接资金,建成六户农特产品加工创业产业园,吸纳周边小作坊抱团入驻,打造出以 “六户三宝”(干豆腐、熏鸡、榛菌包)为代表的自治区头雁领航优质农产品品牌。同时建设 “品豆思源” 豆制品加工博物馆,设计研学线路,深耕传统记忆。如今,传统手艺与现代化设备深度融合,干豆腐实现精深加工与规模化生产,手艺人收入翻了番,发展的信心也愈发坚定。
(六户农特产品加工创业产业园)
(“品豆思源”豆制品加工博物馆)
二、文旅牵线岗位 “落地”!京蒙协作绘就就业帮扶“振兴图”
突泉县地处科尔沁草原北部与大兴安岭南麓交汇处,汉、蒙、满、回等 18 个民族在此聚居,多元文化水乳交融,孕育出 78 项珍贵非遗,滋养了 83 位非遗传承人。如今,借京蒙协作的东风,突泉将 “农业 + 非遗 + 旅游” 发展模式与本次露营大会深度融合,不仅打造传统手工艺展示、民俗文化展演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开设非遗工坊与研学板块供游客互动,更规划特色非遗旅游线路整合资源,让手编、皮影戏、剪纸等文化瑰宝,变成了带动就业的 “金钥匙”。
(京蒙协作农村劳动力现场招聘会宝石镇分会场)
盛会之中,非遗手工编织的 “五彩斑斓” 与农特产品的 “大红大紫” 相映成趣,更藏着打动人心的民生温度。一大早,京蒙协作手工编织就业培训班的招聘摊位前便人流如织。一位走路踉跄却脚步急切的老大爷,拨开人群往前挤,朝着人群中的高校长大声呼喊“高校长,还有我呢!我也要报名,等等我!” 眼中满是生怕再次错过的焦灼。这位大爷名叫高玉满,上次因脑梗住院,遗憾错过了培训班,此次听闻京蒙协作在露营大会上开展就业招聘,便急忙赶来。“咱这老药罐子总给孩子添麻烦,现在学手编不花钱,还能有人回收帮着卖,一天赚够买药钱就知足了。” 他的期待背后,是京蒙协作房山挂职团队的细心考量。近年来,突泉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守群体多为经济困难、疾病缠身的老弱病残,他们难出远门、无力承担重活。此次培训班依托京蒙协作资金,以 “以工代训 + 订单回收” 模式吸纳搬迁人口就业,既回应了 “老有所为、老有所得” 的倡导,更让像高玉满这样的群体找到了生活新支点。“拿到恶性肿瘤确诊报告时,我连活下去的念头都没了,后来高校长给我打电话,让我来学手编。这里好多都是病友,我们一起唠唠嗑,心情好了不少,还能学门手艺,只要手还能动,就能赚点钱。” 从消极悲观到乐观向上,包淑萍的这份转变里,满是京蒙协作的房山温度。
(京蒙协作易地搬迁安置区手工编织就业培训班剪影)
(京蒙协作易地搬迁安置区手工编织就业培训班合照)
在手工编织的经纬、皮影戏的光影、剪纸的纹路间,京蒙协作房山挂职干部,让非遗文化从 “养在深闺人未识” 走向 “活态传承人人爱”,更让乡村振兴的路上,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的温暖共赢。
三、文旅赋能长效“续航”!京蒙协作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京蒙协作在露营大会上带火突泉好物,从不是偶然的 “一时兴起”,而是房山与突泉7年、21名挂职干部接续奋斗、携手深耕结出的硕果。这些年,房山区始终秉持 “蒙有所呼,京有所应”,紧扣突泉需求精准帮扶,真金白银投入、脚踏实地谋划,为突泉“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 “设施薄弱、一茬一收” 到 “智慧赋能、三产融合”,京蒙协作让突泉“农文旅”从 “遥不可及的奢望” 变成 “触手可及的实景”。曾几何时,127 天的无霜期困住田畴,保鲜、储存技术跟不上,优质农产只能眼巴巴 “烂在地里、坏在路上”。如今,借助房山区投入的京蒙协作资金,赛银花浆果智慧产业园拔地而起,5760 平方米玻璃温室内,“自然农趣 + 科普休闲 + 智慧农业” 的图景鲜活呈现,10000 余平方米 “休闲 + 营地” 中,采摘、游学、露营交织成农文旅新样板。曙光食用菌产业园的 20000 平方米寒地免烧温室、4.96 万亩庭院冷棚,更实现 “一年两茬田,两茬三收钱” 的丰产增收 —— 昔日 “冬闲趴窝” 的万亩黑土地,如今变成了滋养财富的 “金疙瘩”。
(赛银花智慧浆果产业园区玻璃温室及休闲露营基地)
从 “有牌不响、资源沉睡” 到 “IP 亮眼、特产飘香”,京蒙协作让突泉文化与经济双向赋能、彼此成就。曾几何时,农文旅资源藏在深闺无人识。如今,明星湖 “稻梦空间” 300 亩稻田成了网红打卡地,“前院种瓜、中院民宿、后院稻田、蟹稻共生、山水相依” 的立体产业带唤醒了人们的农耕记忆。“突泉优选” 披上印着明星湖、春州古城的文创礼盒,从 “散装货” 蜕变成 “拿得出手的伴手礼”。房山与突泉两地携手建立的 “山泉商会”,让 “幸福突泉・遇见房山” 消费帮扶品牌持续亮眼,2025 年上半年创下2.03 亿元的消费帮扶额,让草原味道香飘北京的大街小巷。
(稻梦空间农耕体验主题生态园)
从 “电商缺‘芯’、务工忧心” 的困局,到 “电商勃兴、技能增收” 的新篇,京蒙协作的深度帮扶,让突泉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曾几何时,农户守着优质农产,却因不懂线上运营,只能眼看 “好品藏深闺”。“突泉焊工”“康乃馨家政” 的从业者虽有一技之长,却愁于交通成本高、就业保障少,闯荡市场时满心顾虑。如今,京蒙协作精准破题,联合开设电商运营班,手把手培育 “新农人主播” 千余人。同步完善县电商服务中心,与房山中联正兴携手建立突泉农产品北京前置仓,提供免费仓储、运营和装卸服务,配套“房山+15区”的冷链物流专线,实现 “产地直供、当日达”,彻底打通仓储、物流、售后全链条。针对务工群体,设立交通补贴与稳岗补贴,“突泉焊工” 出门不愁路费,“康乃馨家政” 人员能享受技能复训,闯荡市场更安心,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
(源在兴安 农特产品电商网络直播间)
从京蒙协作牵手农产品在露营大会的 “一时热闹”,到农文旅融合的 “长久红火”,房山与突泉正以京蒙协作为针、“农文旅”为线,细细织就一张共富之网。未来,房山区挂职团队还计划打造 “非遗文旅节”“农产品采摘露营季”,让更多人看见突泉的美、爱上突泉的好,让更多农户借“农文旅”增收致富。(突泉县农牧和科技局房山挂职干部 张云飞)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