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赴肇庆四会实践:以绿美广东为纲守护源头活水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9-09 15:20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25-09-09 15: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和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桥头堡”,隶属广东省肇庆市的四会市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禀赋优越、经济活力强劲,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2025年7月17日至23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四通清源 会绿兴粤”实践团队赴肇庆四会开展实践,通过实地调研、政企对话、技术分析及公益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四会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发展成果,为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清华智慧与青春力量。

发扬红色精神,党建领航绿色实践

实践支队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专题学习,重温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以“建设绿色低碳魅力城市”为主线,切实破解饮用水源地保护难题;与共青团四会市委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赴黄田江头村参观陈伯忠故居,重温入党誓词;在黄田镇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学习“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厚植清华人的时代担当,为实践注入鲜红底色。

聚焦水源保护,守护生态民生平衡

调研期间,支队充分发挥环境学院学子的专业优势,沿绥江考察石狗镇、贞山街道和城中街道,重点关注水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协调关系。从石狗镇打造万亩兰花专业镇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到绥江湿地公园、古邑碧道画廊“一江两岸”的美丽画卷,从扶利村文旅建设与水源保护的有机统一,到绥江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100%达标率,队员们直观感受到“经济发展不越生态红线”的生动实践。通过与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四会分局、水利局和各镇街等单位座谈,支队成员从多角度探讨了如何在绿色生态基础上推动四会经济发展,结合文献调研与水质检测等手段,形成专业调研学术报告。

产学研融合发力,青春智慧落地生根

在经济发展方面,支队重点调研了文旅融合、农业种植和现代化产业等“百千万工程”发展成效。四会玉器产业远近闻名,庄家7美术馆和文宝斋翡翠博物馆等文化创意项目,充分展现了四会翡翠文化、艺术创作与乡村旅游结合的特色路径。四会作为“中国柑桔之乡”,拥有逾千年的柑橘种植历史,沙糖桔系列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名片越擦越亮。此外,支队还前往四会产业园区,走访了金田铜业和中电热电公司等企业,学习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经验。

交流分享促成长,青春对话共筑未来

实践期间,实践支队还在四会市玉德剧场面向当地700多名学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支队成员围绕学业规划、学习方法、大学生活适应、目标设定及备考心态调整等畅谈经验,鼓励大家明确目标、提升动力、克服困难、挖掘潜力。学生们就兴趣与学业平衡、环保专业前景等话题踊跃提问,支队成员将四会的生态保护实践、乡村振兴故事融入交流,把话题从“如何考高分”延伸到“如何建设家乡”,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结语

实践支队紧扣四会“百千万工程”建设需求,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专题座谈交流活动,形成针对性建议。团队整合了调研数据,形成“水源保护—产业升级—民生保障”多维度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四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场“校地协同”的双向奔赴,不仅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创新实践,更彰显了青年学子在“百千万工程”中的责任与担当,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持续贡献青春力量!(清华大学“四通清源,会绿兴粤”赴广东四会实践支队)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