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由成都锦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魏长青教授领衔课程团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成功入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取得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成果的新突破。
在本次认定中,共覆盖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五类课程,经教师自主申报、学校专家评审、多轮专题辅导、省教育厅评选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多轮评审,成都锦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最终成功获评。
根据教育部网站官方公示数据显示,本次认定中全国154所民办高校共计234门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成都锦城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系全国同类高校入选课程中唯一一门思政课程(实践课除外)。
近年来,为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及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都锦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实施“三大教育”,坚持“做人第一,能力至上”的思政育人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校各级领导关怀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聚焦人才培养和顶层设计,深入挖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形成一套独具锦城特色的思政育人模式,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中,魏长青教授领衔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团队更是在近年来,以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痛点问题为抓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聚焦系统思维,通过AI智能手段,构建了精准育人的“四库全疏”教学模式:“全面疏理”教材体系、“全程疏导”教学环节、“全维疏通”教学目标,更独创了“茶馆式”教学法,实现了思政课的“活、色、生、香”。在此基础上,课程团队先后收获了2021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4年教育部择优推荐教学改革专项、2025年国家第三批一流本科课程等丰硕成果。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创新同时还助力锦城学子的成长,推动学生的发展,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持续攀升,满意度不断提高,在各项赛事上屡获嘉奖,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方面的全面提升。
本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既是对成都锦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专业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成果,是锦城教育学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有关要求,高度重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思政课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新路径、新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贯彻“锦城教育学”的精神,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堂、助力高质量锦城人才培养,为加快成都锦城学院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进程贡献马院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