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花点燃智造引擎

小火花点燃智造引擎

来源:周口网 2025-08-26 09: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长沙卷烟厂卷包生产线上,一个由机械技术员杨志强等人设计的“卷烟机碳纤维浮圈改进”项目,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浮圈变形问题,更在近期厂里的“五小”创新评选中斩获一等奖。这个看似微小的改进,正是该厂持续开展的“五小”创新活动结出的硕果之一。

今年以来,长沙卷烟厂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改进”为抓手,全面开展精益制造“五小创新”年活动。通过闭环管理、全员参与、共建共享三项举措,让一线员工的“金点子”不断转化为提质增效的“金钥匙”。

(机台人员正在检查浮圈的运行情况。摄影/刘军建)

闭环管理让创新落地生根

“我们建立了‘立项-实施-评价-推广’的全流程管理机制,确保每个好点子都能开花结果。”生产管理部负责人介绍。该厂全年三期滚动推进“五小”创新活动,覆盖安全、质量、成本、效率四大领域。

在制丝车间,设备线技术员和维修工组成创新小组,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一线收集问题。他们研发的“制丝香料A区尾料回收装置”,通过对生产线的微小改造,实现了香料的高效回收,一举夺得创新评选一等奖。“这个装置虽然简单,但每年能为企业节省不少成本。”项目负责人自豪地说。

截至目前,该厂就征集到“五小”创新项目27个。经过严格评审,多个项目成功立项并进入实施阶段。

全员参与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不是技术人员的专利,每个岗位都能出彩。”在“五小”创新活动中,该厂以生产一线员工为主体,鼓励立足岗位提出新办法、尝试新举措,让更多“金点子”萌芽在基层、应用到一线,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员工创新思维与协作能力,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提效创优。

卷包车间针对长役龄设备开展技术革新,不仅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还显著降低了维修频率。"这些来自一线的创新最接地气,也最实用。"车间负责人评价道。

制丝车间设备线全体成员深入生产一线,主动收集设备运行和生产流程中的问题及改进需求。大家积极开展讨论,从设备的日常维护、操作流程的简化,到安全防护的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提升的细节。

共建共享放大创新效应

为了让好经验得到更好推广,长沙卷烟厂搭建了群众性创新活动统一管理平台。每个季度,优秀创新案例都会在全厂范围内展示推广,促进跨车间、跨部门经验共享。“看到其他车间的创新成果,我们很受启发。”一位参加经验交流会的员工表示。随着“五小”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一股浓厚的创新文化正在长沙卷烟厂生根发芽。卷包车间工艺员深有感触:“现在大家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回避,而是思考如何改进。”

这种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设备操作工开始记录每个异常现象,维修工主动研究先进技术,就连仓库管理员也在琢磨如何优化物料摆放。这里,每个员工都是创新的主角,每个岗位都是创新的舞台。正如一位获奖员工所说:“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它就藏在我们每天的工作中。”

“群众性创新活动最大的价值,不仅是解决了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员工的创新思维。”长沙卷烟厂生产管理部负责人说道,“每一颗小火花都值得被点燃。我们将继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让更多‘小点子’迸发大能量,为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赵奕雨 )

 

注:此文属于中国日报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