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照出平凡人的“不凡”之心

《浪浪山小妖怪》照出平凡人的“不凡”之心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5-08-25 09: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这个暑期档,一部没有炫目特效的二维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引发观影热潮。目前,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已超过《功夫熊猫3》,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浪浪山小妖怪》是从2023年动画剧集《中国奇谭》中一则小故事衍生而来的动画电影,主创将镜头对准了经典《西游记》的四个配角小妖。故事中,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四个外表与性格迥异的小妖怪,假扮唐僧师徒西行“取经”,上演了一出荒诞中透着心酸、笑闹里藏着温情的配角版“西游记”。

为什么“草根”西游故事能撬动数亿票房?

——与观众达成深刻的情感共鸣。影片的主角,并非自带光环的天命英雄,而是一群看似不靠谱的无名小妖。“刷锅刷到秃毛反被开除”的小猪妖、“工牌9981号”的蛤蟆精、絮絮叨叨的黄鼠狼精、因社恐讲话结巴的猩猩怪——有别于以往英雄主义叙事手法,《浪浪山小妖怪》将聚光灯转向了“无名之辈”。

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同样有着职场焦虑、家庭眷恋等日常情绪的小妖怪的生活。这份对“草根”现状与内心的精准捕捉,让“小妖怪”成为了许多观众在银幕上的“倒影”,映照出平凡个体内心深处那份不甘平庸、追寻价值的“不凡”之心。

——与观众达成中式审美共鸣。影片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中式审美的独特魅力。600多人创作团队耗时多年打磨1800组手绘镜头,将东方水墨美学推向新高度,创作者从大同浑源县永安禅寺、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晋祠水镜台等山西古建中汲取灵感,为影片画面增添了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韵味。

更具突破性的是,创作团队不是用镜头表现笔墨,而是“用国风笔墨构建电影镜头”。团队将泼墨山峦与工笔溪流交织,借光影流动营造湿墨渲染的氛围。当小妖们在写意山水与工笔勾勒的四季变换中跋涉,仿佛一卷卷古画苏醒过来,与现代观众的审美意趣深度契合。

——激发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共鸣。《浪浪山小妖怪》既扎根经典又不拘泥于经典,这种创作思路正构建新时代中国故事叙事的新特点。《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曾表示,中国故事并非只有中国传统的、自古以来的故事,而是中国人讲的故事。

从《黑神话:悟空》到《长安三万里》,从《哪吒之魔童闹海》到《浪浪山小妖怪》,新一代创作者们不再满足于复述经典,而是用世界听得懂的艺术语言,向全球讲述中华文化中历久弥新的包容、坚韧。

影片落幕,观众依然不知道四个小妖怪的姓名。真正的“真经”,或许就蕴藏于每一个凡人直面生活、勇敢启程的脚步里。(评论员程思琪)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