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硒”望田野,苏城学子探秘土家蜂蜜产业振兴路

青春赋能“硒”望田野,苏城学子探秘土家蜂蜜产业振兴路

来源:鹰潭新闻网 2025-08-20 16: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青春力量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故事。2025年暑期,苏州城市学院“相约土家情,青春进行时”社会实践团队与蜂灵蜜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指导教师雷鸣的带领下,怀揣着对乡村发展的热情与对未来的憧憬,受邀来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蜂产业协会会长单位开展中蜂(即土蜂)养殖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实践团队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试验基地开展实践活动。陈守康供图)

天赐蜜源宝地,孕育甜蜜产业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武陵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2011年被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学术委员会正式授予“世界硒都”的称号,其土壤硒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形成了独特的富硒农产品带。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等重要功能。恩施出产的土蜂蜜因富含天然硒元素而独具特色。近年来,恩施将富硒土蜂蜜作为特色产业重点打造,通过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和产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让这一“甜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巴东县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养蜂业提供了天然优势。这里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拥有500余种蜜源植物,其中黄连、五倍子等中药材蜜源尤为珍贵。县内气候温和湿润,四季花期不断,为蜜蜂提供了稳定的蜜源。特别是野三关镇一带保存完好的原始次生林,还有8.4公里的硒矿带,不仅蜜源丰富,更形成了天然的病虫害隔离带,使这里出产的蜂蜜品质尤为出众。

图为实践团队学习蜜蜂养殖专业技术。陈守康供图

青春扎根乡村,智慧振兴产业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试验基地、当地公司的繁育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地学习机会。基地坐落在绿意盎然的乡村,拥有多个蜂箱,是进行蜜蜂监测、蜂蜜生产和质量评估的试验场所。实践队员在专家的指导下,亲身参与蜂箱检查、蜜蜂管理等专业实践。这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对蜜蜂养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认识到了科技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当地企业。陈守康供图

实践团队深入学习了“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三级托管模式和农户的“四个一”立体养殖模式。这种创新模式有效整合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的资源,带动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团队成员与企业负责人、养蜂农户深入交流,详细记录这一模式的运作机制和实际成效,为今后的创新创业积累宝贵经验。

图为实践团队学习公司商业模式。陈守康供图

在蜂蜜加工车间,实践团队近距离观摩了现代化蜂蜜生产线。智能摇蜜机高效提取蜂蜜,自动化灌装线精准完成包装工序,精密贴标设备为产品贴上标识。指导老师现场讲解设备运作原理,队员们认真观察每个生产环节。“这些设备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一位队员在参观后表示。通过实地学习,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

图为实践团队研究蜂蜜智能包装机械。陈守康供图

荣誉见证成长,青春书写新章

此次实地考察活动,不仅是对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一次深度探索,更是对青年学子产业认知能力的重要提升。通过走访调研,团队成员们切身感受到科技创新为传统农业带来的深刻变革,深刻认识到产业技术升级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了运用创新思维服务乡村发展的使命担当。

(图为实践团队与养蜂农户。陈守康供图)

(图为恩施土蜂蜜罐装成品。陈守康供图)

苏州城市学院始终致力于引导青年学子深入乡村,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三农”的生动实践。在此次活动中,实践团队不仅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更在创新实践中收获成长,团队先后获得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红旅赛道江苏省级三等奖,苏州城市学院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以及苏州城市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赛一等奖等荣誉。这些成绩既是对团队努力的认可,更是对青年服务乡村振兴成效的见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既要勇当农业现代化的开拓者,也要争做农村建设的实干家,更要成为农民致富的引路人,让青春在广袤田野上绽放绚丽之花。

图文:“相约土家情,青春进行时”实践团队

审核:雷鸣 朱一丹 王帆 李禛芸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