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脉赓续,金融筑梦|广东财经大学 经彩红脉文旅实践团走进井冈山

红脉赓续,金融筑梦|广东财经大学 经彩红脉文旅实践团走进井冈山

来源:鹰潭新闻网 2025-08-20 16: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彩红脉文旅实践团”11名学生在经济学院佛山校区学生党支部书记张李敏和辅导员陈晓珊老师的带领下,以《井冈山时期红色金融与货币政策的研学转化路径研究——基于多元创新与文旅融合的实践探索》为研究课题,赴井冈山挖掘井冈山红色金融历史,创新研学模式,助力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1:实践团在井冈山八角楼调研合照

图2:实践团在井冈山大井实地学习

深挖史料,探寻红色金融智慧

井冈山是中国红色金融的发源地,其货币发行与财政税收制度为土地革命时期提供了重要保障。团队通过查阅相关党史资料及知网学术资源,系统梳理井冈山时期货币发行、经济政策与金融实践的脉络,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直观呈现红色金融研究成果。实践期间,团队实地走访井冈山市红币制造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吉安市东固平民银行旧址,深入了解红军银行的运行机制、货币的政治经济功能,深刻感悟革命先辈在物资匮乏环境下的经济智慧。

创新课题,助力红色文旅发展

团队积极探索红色金融资源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路径,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走访红军村、坝上村、井冈山风景区等地,对当地老乡和景区工作人员进行采访,深入了解井冈山时期红色金融和货币政策的发展状况,发现当前面临宣传力度不足、吸引力度不够大、创新力不足等困境。基于以上痛点,团队创新性设计红军造币厂、革命博物馆、东固平民银行等地点的

图3:实践团在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拍摄宣传片

研学路线,制作《井冈山红色金融典型案例手册》,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基于调研成果,团队推出以“工宝仔”IP为核心的文创产品与数字人情境,制作宣传视频,通过多平台发布推文,吸引公众关注红色金融文化,为井冈山文旅产业注入新动力。实践期间,团队还结合八角楼、黄洋界等景点现场学习“实事求是闯新路”、“依靠群众求胜利”等精神内涵,进一步完善研学设计。

成果丰硕,传承红色基因

本次实践形成多层次成果:一是构建以红军造币厂、东固平民银行旧址为核心的示范性研学体系,设计可推广的课程与路线;二是完成学术调研报告和论文,系统梳理货币发行与物资调配的内在逻辑,探索金融文旅;三是推出“工宝仔”IP及系列文创产品,制作宣传视频与推文,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团队开展“祭奠井冈英烈”仪式,缅怀先烈,坚定理想信念。指导老师、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张李敏表示:“此次实践将红色金融研究与文旅融合相结合,展现了学生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是对井冈山精神的生动实践。”

广东财经大学经彩红脉文旅实践团通过金融史料挖掘、论文转化研究、红色文旅融合,探索一条红色金融资源转化的创新路径。队员们在实践中淬炼专业能力,深化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点燃奋进新征程的青春激情。未来,团队将继续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讲好红色金融故事,助力革命老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通讯员:廖云涛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