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今年8月,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绿邻筑梦”实践团响应“共建共治共享”号召,深入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土桥社区,开展社区治理创新实践行动,以“共享花园+数字平台”双轨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青年智慧。
为精准把握社区治理痛点,实践团走进鑫源佳苑小区,挨家挨户敲门走访。针对老年群体,团队耐心地边念题边记录,聚焦休憩空间、适老设施等核心诉求;面向中青年群体,通过结构化问卷收集对社区活动、数字化服务的意见建议,清晰地勾勒出社区的需求画像。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心广场听取居民意见。吴雨轩 供图
“智能手机点半天找不到入口,我们老年人哪会用?”实践团筑梦小分队把社区老人的这一困扰作为突破口,先后赴西城社区、科宁社区等多地“取经”,详细了解其他社区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模块、运行流程。随后结合土桥社区自身特点,团队对现有社区服务公众号进行迭代升级,推出“线上简化+线下托底”的双重方案,让老人用得上、愿意用。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科宁社区的平台建设思路。吉星霖 供图
与此同时,绿邻小分队正基于问卷中的多元化需求,设计共享理念与居民实际需求深度融合的花园图纸。针对休憩设施不足问题,休闲区新增桌椅和照明设备,成了居民聊天、下棋的“议事角”;专门开辟的园艺区,儿童彩绘、认养盆景等活动,回应了居民对“亲子互动”的呼声,激发了居民们的积极性;为保障长效运营,积分激励机制既保障了社区人居环境,又培育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共享花园从普通的公共空间向治理载体转变。
图为共享花园改造方案效果图。吴雨轩 供图
8月中旬,实践团将打磨多轮的方案送到土桥社区秦副书记手中。方案里既有共享花园的渲染效果图,也有数字平台的详细更新策略,更融入了居民的点滴建议。秦副书记高度认可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表示将推动方案落地。目前,共享花园改造已进入筹备阶段,数字化平台测试版正在社区老年群体中试用并收集反馈。下一步,实践团将持续跟踪项目实施,助力社区把方案变成实景。
图为团队向社区副书记汇报共享花园改造方案。 李悦 供图
这场青春实践,不仅为土桥社区带来了环境改善和治理创新,更探索出青年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用专业知识回应民生需求,以务实行动点亮社区生活,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种子在邻里间生根发芽。
图为团队与社区负责人在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路建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