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心学之源,踏阳明足迹。日前,宁波大学阳明学院“重走阳明先生之路”社会实践团从宁波启程,开启了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湖南寻心之旅。
在株洲醴陵,实践团在深巷中寻得只剩一块牌匾的泗州寺。当年阳明先生贬谪龙场时,有“风雨泥途戍卒悲”之叹,三年后起复,再过此寺。伫立在寺前,听风穿过巷弄的声音,仿佛和五百年前有一段穿越古今的对话。沿着湘江支流渌水的轨迹,实践团来到与泗州寺一水之隔的靖兴寺,在这里,阳明先生写下“隔水不见寺,但闻清磬来;岩际微风度,冷然绝尘埃”的诗句,为醴陵文脉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长沙岳麓书院是阳明心学的重要传播地之一。实践团穿过透着古朴气息的牌坊,青瓦灰墙的院落便映入眼帘,顺着中轴线往前走,头门的石狮、二门的木雕,没有一处不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走进讲堂,“学达性天”“道南正脉”匾额高高挂着,让人不由得想起儒学长河悠悠流转的过往;驻足赫曦台,这里留下了阳明先生“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的名句,彼时身处逆境的他,仍怀揣冲破阴霾、追求光明的信念,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常德曾是阳明先生讲学数日的地方。在汉寿净照禅寺,带队老师王津伟详细讲述了寺庙与阳明先生的渊源,并提及净照禅寺于2008年重建,寺院已搬离原址,珍贵的墨池遗迹已无从寻觅;德山乾明寺曾留下王阳明的足迹与诗篇《德山寺次壁间韵》,大家在静谧的古寺中缓穿行,用心感悟五百年前阳明先生写下此诗时淡泊名利、向往精神自由的情怀,和他作为心学大师的哲思与境界;在桃花源,实践团乘船穿越秦溪,重现当年阳明先生的游历路径。据史料记载,阳明先生曾应好友文澍邀请探访过桃花源,并在诗文中多次以桃花源为意象阐发心学思想;沅江边,实践团从小西门码头沿途寻访阳明先生借宿的潮音阁遗址,阳明先生曾在此作《阁中坐雨》等诗,抒发对宦游漂泊的感慨,也就是在这里,阳明先生结识了后来成为门人的蒋信和冀元亨,从此开启“楚中王门”兴盛之路。
之后,实践团又先后探访沅陵、辰溪、溆浦、芷江等地。沅陵虎溪书院是阳明先生“致良知”学说的首揭之地,留下《与辰州诸生论收放心书》等诗文。站在同一道回廊,仿佛仍听得见先生吟诵“杖藜一过虎溪头,何处僧房问惠休”的诗句。
怀化是实践团在湖南的最后一站,这里曾是阳明先生行舟经过作诗的“沅水驿”和“罗旧驿”的原址。在《罗旧驿》诗中,记载了“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市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尽管眼前的罗旧,阳明先生上岸休息的渡口已经不在,但依然有客船来往于两岸。
七天时间,实践团在湖南一路循着阳明先生的步伐,收集最新的阳明遗迹资料,探寻阳明先生在湖南留下的心学脉络,只为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力量,传承先贤的智慧与风骨,让阳明心学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王津伟、袁锴、周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