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温度铸就高度,用联通点亮湾区未来

以温度铸就高度,用联通点亮湾区未来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19 16: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而且要有温度。近年来,铁路部门坚持国家铁路、人民铁路战略定位,充分发挥铁路在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推动“四网”融合、站城融合发展,促进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高效衔接,打造了一批绿色生态、便捷出行的智慧交通枢纽,不仅增强了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擦亮了城市“窗口”,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铁路为纽带,重塑珠三角城市格局。铁路是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大动脉”,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推进,广深港高铁、广珠城际、穗莞深城际等线路的密集网络,让“1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广州南站通过“站城融合”模式,带动番禺片区从城市边缘跃升为商贸、居住、文旅一体的活力新城;深圳北站依托高铁枢纽优势,推动龙华区从“关外洼地”转型为“城市新中心”;珠海拱北口岸站实现高铁与澳门轻轨无缝衔接,助力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铁路的延伸,正在重构珠三角城市空间布局,让资源要素流动更高效,发展动能更强劲。

以服务为初心,提升湾区民生温度。城市的温度藏在出行细节里,广铁集团推出的“计次票”“定期票”满足大湾区高频通勤需求,广深城际公交化运营让“双城生活”更便捷;深圳福田站“地铁免检换乘”、广州东站“老年人优先通道”等人性化服务,让出行更暖心。同时,广湛高铁、深江铁路等项目建设中同步推进生态修复,如佛山西站打造“海绵城市”枢纽,东莞南站周边建设生态湿地公园,让钢铁轨道与岭南水乡和谐共生。这些举措让铁路不仅是交通线,更成为湾区人民的“幸福线”。

以创新为驱动,引领智慧绿色未来。在“双碳”目标下,珠三角铁路建设彰显绿色智慧特色。广州白云站全国首创“光伏发电+智能储能”系统,年减碳超万吨;深圳坪山站运用BIM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广汕高铁惠东南站以“骑楼风雨廊”设计融合岭南文化。此外,12306系统接入“粤省事”平台,港澳居民“一证通行”,5G+AI技术优化客流疏导……铁路的科技创新,正助力大湾区建成全球绿色智慧交通标杆。

珠三角的发展,既要国际一流的“高度”,也要以人为本的“温度”。铁路作为大湾区融合的“黏合剂”,既推动着基础设施“硬联通”,也促进着民生服务“软联通”。未来,随着广湛高铁、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建成,铁路将继续以“轨道力量”赋能城市群建设,让大湾区人民在高效出行中感受城市温情,在互联互通中共享发展成果,共同书写新时代“铁路与城市”的湾区故事。(罗瑞祺)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