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艺韵赋梅 设计助农”实践团圆满完成了在梅溪镇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墙绘绘四季,艺术助农兴”为主题,旨在深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通过艺术设计激活乡土发展活力。实践团成员们以创意为笔、墙面为纸,历经数日精心创作,成功将当地“春看花、夏食李、秋品鱼、冬赏梅”的四季特色转化为生动的乡村画卷,为美丽乡村增添了绚丽色彩,探索了艺术赋能乡村的新路径。
实践团深入调研乡村四季农情,力求将田园风光精准转化为生动艺术图景。春日里,成员们漫步乡间,捕捉油菜花田金黄灿烂与桃李繁花粉白交织的烂漫瞬间,以明快轻盈的笔触,将这份春日盛景搬上墙面,让路过的村民仿佛随时能踏入那片繁花簇拥的美好;夏日时,聚焦枝头沉甸甸的桃李,勾勒出果实压枝、丰收在望的热闹场景,鲜艳色彩里藏着乡村夏日的蓬勃生机;秋日至,稻田泛起金黄波浪,禾花鱼穿梭其间的生态画面,被细腻刻画,展现乡村丰收季的独特韵味;冬日临,后山红梅傲雪绽放,成员们以冷色调衬托红梅的坚韧与诗意,为乡村冬日添一抹亮色。创作期间,团队多次走访村民,坐在农家小院里,听老人讲述过去的农事故事、孩童分享与花果鱼梅的趣事,把这些珍贵乡土记忆融入墙绘细节,让每一幅画都有了温度与故事。如今,走在乡村道路,一幅幅墙绘扮靓原本朴素的墙面,成为凝聚乡情的精神纽带,更是展示乡村特色的文化窗口,村民们茶余饭后会带着孩子打卡,讲述画里故事。
此次实践牢牢以“设计助农”为核心发力点。通过艺术化呈现四季农旅场景,提前为农旅融合预埋打卡地标,待后续农旅项目推进,这些墙绘能成为吸引游客的天然“导览图”;同时,强化桃李、禾花鱼等本土特色元素符号,为后续特色农产品推广积攒视觉记忆点。
团队成员坦言,希望以墙绘为起点,持续深挖艺术设计与乡村产业融合点,让创意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目前,墙绘已成为乡村新文化名片,显著带动人气提升。同时尝试文创开发,把墙绘元素融入书签、笔记本等文创产品,拓宽乡村增收渠道,力求让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的成效长效化,真正实现以艺促农、以美兴乡,助力乡村踏上振兴发展的快车道。(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姚雨彤、程子轩、韩明璇、刘济浩 苏晓敏、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