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赋能化橘红 建院学子为非遗产业注入新活力

青春力量赋能化橘红 建院学子为非遗产业注入新活力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18 13: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挖掘乡土资源,赋能乡村特色产业振兴,7月6日至12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青衿橘梦”突击队奔赴茂名化州市市区及平定镇,开展了一场聚焦化橘红产业的深度调研实践。

队员们深入橘乡家庭作坊,在非遗传承人悉心指导下,亲身投入揉捻、压型等核心工序。每一次指尖的力道传递,都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化橘红制作中蕴含的古老匠心。“亲手揉捻橘果,才真切触摸到非遗的温度,”一位队员在操作后称。这份对传统“老味道”的沉浸式体验,成为团队理解产业根基的起点。

团队成员学习核心工序

带着对传统的敬畏,团队走进现代化龙头企业,系统考察从科学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队员们全程参与学习,近距离观察前沿科技如何提升效率与品质,共同剖析产业升级面临的痛点与机遇。传统与现代的强烈对比,激发了队员们的创新思考。

团队成员认真听企业负责人讲解

调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团队成功与共青团化州市委员会结对共建,并推动两大创新方案落地:打造专属文化IP:为化橘红产品注入独特文化标识,提升品牌辨识度与价值。开发“化橘红科普智能体”:利用AI问答技术,趣味化普及产品知识,为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

团队与共青团化州市委员会结对仪式

这次实践让团队成员跳出课本,真正用脚步丈量产业脉络。团队负责人称,化橘红不仅是药材,更是承载乡情的文化符号。同时,团队更希望希望通过数字化创新,让古老产业焕发青春。从家庭作坊的指尖技艺到AI驱动的智慧传播,“青衿橘梦”突击队以扎实调研连接传统与现代,用青年智慧为化橘红产业的振兴之路点亮了创新星火,展现了建院学子服务地方发展的担当与力量。

团队在广东建院门口合照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