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捧“养生水”当心适得其反

追捧“养生水”当心适得其反

来源:南方日报 2025-08-18 14: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薏米水、黄芪水、红枣枸杞水……是不是听上去就很养生?

没错,部分商家打的正是养生牌。记者调查发现,正值夏日酷暑,“养生水”成为了货架的新宠,然而一些品牌在产品功效的宣传上玩起了文字游戏,强调所谓“药食同源”“超级食物”等概念,暗示产品具有减肥、养生等功效。

从中药餐饮逐渐“火出圈”,到八段锦等传统保健方式盛行,年轻人的中式养生理念正在“血脉觉醒”。随着生活节奏变快,工作压力增加,在不少人看来,这似乎构成了一个悖论:一边是迫切需要养生,一边又是不够时间来养生,省时便捷的“轻养生”便成为了健康平替,“养生水”甚至被称为“打工续命水”。

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印证了这一点。某外卖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陈皮水、姜枣茶、金银花茶等饮料订单量有近60%的增长,薏米水订单量增速更是超过了100%。机构研报显示,2024年养生水行业规模为30亿元,预计2028年有望突破100亿元。面对名目繁多的中式养生水,有人不禁调侃说,“都快凑齐一本《本草纲目》了。”

但市场规模越大,就越需要规范管理。从概念上看,《广告法》明确规定,普通食品不得明示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的功能,“养生水”本质上不过是一种新型饮料,要警惕擦边球式宣传;从实际功效来看,药食原料理论上有养生作用,可一瓶养生水就那点有效成分,恐怕不太指望能达到预期,若是为了追求作用而过量饮用,搞不好还会摄入不少代糖和添加剂,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这更像是一个真正的悖论;从供给端来看,目前该赛道入局者众多,同质化竞争严重,且缺乏行业标准,前不久某知名饮料品牌董事长还直言,“目前还没有能够真正生产中式养生水的企业”,监管部门是得有所行动了。

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未必意识不到营销噱头的存在。有的人只当它是“次优选”,哪怕吹得有点过,那也不是不能接受,至少比奶茶要健康吧;有的人热衷为“养生水”买单,买的就是“养生”这两个字的情绪价值,俗称“安慰剂”。毕竟,如果真想养生,其实白开水就很不错,可问题是,它太唾手可得了,反倒体现不出“补”的努力,不足以减轻“耗”的负罪感。从这个意义上看,“养生水”和啤酒里的枸杞,可乐里的党参,熬得最狠的那一夜里涂的最贵的眼霜,并无根本上的区别。

真正的养生,须从“正心”开始。健康没有什么“多快好省”,也不是“一正一负便可抵消”,还得分清楚什么是“主食”,什么是“辅餐”,舍本逐末的事少做为妙。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能不能做到,那就各凭自律了。(钟 颐)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