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岗位“串”起幸福

乡村岗位“串”起幸福

来源:周口网 2025-08-15 16: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晨光微熹,薄雾如纱。清晨5点,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小甸镇吕圩村的千亩稻田已从酣睡中苏醒。翠绿的稻浪间,村民张青山背着沉甸甸的化肥桶,精心为秧苗施肥。“搁往年这时候,我早就在外地工厂的流水线上熬着了。”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眼角带着笑意,“现在守着村里的大田干活,一天稳稳当当挣120块,中午还有热乎饭送到地头,这日子就像地里的秧苗——节节往高蹿!”

张青山的故事,是江淮大地千万农民的缩影。近年来,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打出“土地流转+就近就业”模式创新、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多元化公益岗位开发的组合拳,让越来越多农民圆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梦。行走在江淮田间地头,一幅幅鲜活的就业图景正伴着蛙鸣蝉唱徐徐铺展。

土地流转“转”出就业新天地

在淮南市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的精准施策下,吕圩村创新构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模式,把1200余亩零散的“补丁田”缝合成连片沃野。

晨雾还没散尽,十几位村民正围着农技专家学精准施肥。“每亩地的施肥量得精确到克,喷洒角度要卡在45度。”驻村第一书记程翅翔指着田垄间深浅一致的肥痕,语气里满是自豪,“现在咱村民都受过系统培训,个个成了名副其实的‘田秀才’。”

合作社打造的“全周期就业链”,让村民四季有活干、全年钱袋鼓。春耕时,新型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机械臂栽插的秧苗横平竖直如列队士兵;盛夏灌溉期,智能泵站里的王广才紧盯电子屏,远程调控着千亩稻田的“生命线”。“这活儿讲究细,水位误差不能超2厘米。”他摩挲着控制台笑道,“在村里干活真不赖,每月3000元工资准时到账,比在城里看老板脸色舒心多了。”

村民李建国拧紧最后一根喷灌管,给我们算笔明白账:“土地流转租金每亩800元,在合作社当技术工日薪150元,年底还有分红,三本账加起来,顶过去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更让他暖心的是,现在能守着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尽孝,“早上出门前给老爷子熬好药,晚上回来还能陪他唠唠家常。”合作社的贴心举措更添干劲——田间休息室冬有煤炉夏备凉棚,农忙时流动餐车直接把热汤热饭送到地头。

如今的吕圩村成了人才“回流地”,去年就有13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29岁的孟庆东放弃浙江电子厂的工作,如今负责合作社电商运营,“咱们的有机大米通过直播卖到了北上广,上月光提成就拿了2800元。”他晃着手机里跳动的订单数字,笑得眼睛眯成了缝。

特色产业“链”出致富新动能

视线转到70公里外的巢湖市槐林镇官塘村,成片黄桃基地里正上演“甜蜜的事业”。村民们穿梭果林间,熟练地给青桃穿上“防护衣”。巢湖市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柳润手把手教新村民:“摘桃得像捧新生儿,一手托底一手轻转,果柄得留在枝头上。”他边说边演示,利落的动作引得围观村民连连点头。

“从3月修枝、4月疏果、5月套袋到7月采摘,一年到头都有活干。”村民王翠花麻利地给黄桃套袋,“套袋一天挣100元,采摘季按件计酬,手快的能挣200多。”她指着不远处装箱的女儿,“连放假回来的大学生都来帮忙,一天也能挣150元呢!”基地还开了“田间课堂”,农业专家来讲课,从果树修剪到病虫害防治,内容实用接地气,不少村民听完当场就能用上。

产业链延伸让“季节工”成了“常年岗”。官塘村渔网编织工坊里,几十位村民手指翻飞,梭子在尼龙线间穿梭如蝶。传统手艺加现代经营模式,让季节性渔网修补成了常年增收的“金饭碗”。“从补网到织网,这双手越干越有劲。”村民王翠花边编边说,手上动作行云流水。

槐林湿地保护区里,一支统一制服的巡逻队正在巡护。队长赵德山仔细检查湿地边的警示牌:“这片湿地现在是我们村的‘绿色银行’,必须守护好。”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创新开发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让低收入群众变身“环保卫士”。队员陈威理湖边漂浮物时还监测候鸟,“以前在外打零工,现在在家门口当‘湿地管家’,既能照顾家里,又能保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暮色渐浓,吕圩村的稻田披上金色霞光,村民们说笑着走向炊烟升起的村落;官塘村的冷链车满载黄桃,驶向长三角的超市货架。这些扎根乡土的“小岗位”,正连缀成乡村振兴的“大画卷”,在江淮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民生幸福篇章。(丁超逸  刘欣  张雅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