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旧事添新章,青春动能续华彩

社区旧事添新章,青春动能续华彩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15 16: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7月的热浪裹挟着桂畔河的水汽掠过新桂社区,华南师范大学光影云笺突击队开启了一场以“数智赋能社区文化,空间焕彩激发活力”为目标的实践之旅。携手新桂社区以青年人的视角,为激活社区活力注入能量。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不仅为当地社区带来了新鲜的文化气息,更让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深刻体会到了青春的责任与使命。

初访新桂第一步,踏入社区首程行

7月5日下午,突击队抵达顺德新桂社区新桂畔咖青年驿站,正式拉开了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在社区咖啡厅与社工的首次会面中,队员们了解到园区现处于 “新景未展其活力,旧貌尚欠其底蕴” 的尴尬处境当中。

队员们举着相机走过园区,仔细记录下每一个园区板块,在夜幕中分头调查多家店铺的营业时间与客群特征,通过全面的实地考察后,队员们敏锐地察觉到园区内存在的诸多问题。“缺的不是商业,是能让年轻人停留的文化磁场。”这是桂畔里园区留给实践队员们的第一印象。

在团队成员们积极地沟通讨论中,确定改造方案必须围绕园区现状,从空间、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探索改造路径。总结出本次实践改造需要采用更受年轻人青睐的模式;避免大拆大建,聚焦于细微之处,逐步提升园区整体风貌与精神内涵。

深入调研察实况,深挖园区探本真

7月6日下午,实践队员们再次来到桂畔里园区,队员们立即对园区进行深度调研,对扎根于园区内已久的几家商铺进行走访。几家店主反映到,当前园区各家店铺的关联性不足,游客即使被吸引到园区内也难以在店铺内形成关联消费。光让游客踏入园区不是改造的最终目的,

要让游客了解园区内每家店铺的特色,让游客有探索园区的意愿。

在此期间,新桂畔咖青年驿站中开展的社区公益乐队排练节目,给队员们带来了改造园区的新思路。

通过今日的调研,队员们获取了不少有关园区客群特征和经营现状的一手信息,为后续方案的完善提供了更多维度的参考。

创意设计融巧思,规划碰撞出良方

同日,在实地调研结束后,实践队的成员们围绕园区“空间无序、业态冗杂、文化模糊”三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结合调研成果,团队的改造方案逐渐清晰:设计特色文化IP形象,用IP改造让园区讲述特色故事。在园区投放整体园区地图,为游客指引探索园区的方向;策划 “荧光集市” 活动,并邀请社区公益乐队在园区舞台进行演出,烘托园区文化氛围;引入线上直播预热打通线上线下流量。深挖社区龙舟、篮球文化等元素,搭配顺德独有的饮食文化,让地域文化可触可感。

当晚,一只圆滚滚的狸猫形象逐渐成型——这就是“桂胖狸”,谐音“桂畔里”的它,既有本土辨识度,又透着憨态可掬的亲和力。队员们又围绕 “桂胖狸” 设计了多维度的社区改造方案,以增强园区的文化体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反馈之声获支持,认可满满有收获

7月7日下午,团队再次与社工会面,展示园区改造的初步策划方案,并介绍队员们设计独具特点的“桂胖狸”形象。此次路演获得了社工对我们的方案的高度赞扬。

7月8日,走访结束后,夕阳为园区镀上金边,队员们举着相机拍摄宣传片,镜头里,“桂胖狸”的卡通立牌与真实店铺相映成趣,仿佛已成为园区的一员。

7月9日下午,与新桂社区团委书记的洽谈为实践画上句点。团队汇报了最终方案:“桂胖狸”IP 将渗透到园区的角角落落——从小程序导航标识上的卡通形象;到数字投影里讲述龙舟故事的动画主角;;融入书记提出的 “社区志愿服务” 需求;进入多个社交平台都可参与的荧光集市直播。这种 “文化 + 公益 + 数字” 的结合,不断让此份社区改造方案更有温度。

展望未来引青年,共促发展谱新章

一周的实践如同一场接力,从最初的问题调研到最终的方案定稿,从 “桂胖狸” 的诞生到数字技术的场景落地,实践团队的队员们用专业分析和创意灵感激活本土基因,让数字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需求。

团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认识和探索桂畔里园区,以新生代的方式促进新生代经济发展,让桂畔里在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的加持下,绽放出新的光彩,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社区文化新地标。

在离开园区时,队员们回头望了一眼桂畔里。阳光穿过树叶,在地面投下跳动的光斑,像极了 “桂胖狸” 即将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活力印记——那里,有数字赋能的便捷,有文化浸润的温暖,更有青年与社区共同成长的无限可能。

这,正是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最生动的注脚。(华南师范大学,光影云笺突击队,曾丽霖、刘悦、雷宇、郭志敏、黄琬婷)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