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团队,赴河南锦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绣农业)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专题调研。此次调研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乡村建设处副处长向熙元带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雷明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团队参与调研,潢川县委副书记吴永阳陪同调研,锦绣农业董事长邱建系统介绍了以农产品加工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调研中,专家组重点考察了锦绣农业构建的“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产业生态。以豆制品产业为典型,邱建详细阐述了企业的发展逻辑:
品牌建设层面,锦绣农业立足潢川本地资源禀赋,培育出“俏豆坊”等知名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体系覆盖生鲜豆腐、卤制豆干、植物基饮品等20余种产品,结合精准市场定位,使地方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实现从“地域特产”到“全国优品”的跨越。
品质管控上,企业建立“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种植标准,与黑龙江、河南等地优质产区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构建涵盖原料筛选、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的全流程品控体系,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作为信阳市重点农产品加工基地,锦绣农业创新 “企业 + 乡村” 协同模式,吸纳周边3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年发放工资超千万元;通过采购本地农副产品、参与乡村公益基建等方式,形成“加工企业扎根乡村、发展红利反哺民生”的良性循环,间接带动潢川县及周边区域农业产值增长。
“锦绣集团以实业为根基,将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绑定,其‘产业扎根型’发展模式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生动样本。” 雷明教授在调研中指出,该模式通过产业链延伸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通过就业吸纳巩固脱贫成果,为全国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业支撑经验。
调研期间,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团队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升级、一二三产融合路径等议题与企业深入研讨,提出“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发豆制品文化IP”等建议,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学术智慧。
锦绣农业董事长邱建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在政府指导与专家的支持下,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联合科研机构攻关豆制品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扩大产业辐射范围;探索“豆文化研学+乡村旅游”融合业态,让产业发展承载更多乡村文化价值。
作为扎根中原大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河南锦绣农业正以实业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新的篇章,为推动农业强省建设、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持续动能。(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