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理工学院传媒学院组织实践队,奔赴赣州市上犹县多地,开展以 “青春赴乡野,实践绽芳华” 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实践队师生深入红色旧址、乡村田野与民族村落,以专业为笔,书写文化传承与乡村服务的青春篇章。
红色传承:解码革命旧址的 “初心密码”
实践首站,队伍来到平富乡红三军团旧址。这里留存着厚重的革命印记,是鲜活的 “红色课堂”。
传媒学子以专业视角记录旧址风貌,聆听并整理红色故事,让革命精神在实地感悟与记录中,得以传承延续,为红色文化扎根当代注入青春力量。
乡野温情:为村民圆 “婚纱梦”,定格岁月浪漫
在乡村服务环节,实践队聚焦村民 “微心愿”,发起 “补拍婚纱照” 活动。燕子岩下,青山作背景,队员们化身 “化妆师”“摄影师”,为一对夫妇精心筹备。从妆容设计到场景搭建,团队用专业技能,为夫妇打造专属浪漫。
当装裱好的婚纱照送到夫妇手中,两人眼角泛光。“从来没想过,老了还能有这样的体验。” 质朴的话语,映照出实践的温度。此次活动,不仅为村民留存美好记忆,更让传媒学子懂得,专业能力可转化为服务乡村的 “温情力量”。
民俗探寻:触摸畲族文化的 “根脉记忆”
实践队走进横坑畲族乡传统村落,与畲族手艺人围坐,学习“三双布鞋”制作。穿针引线间,队员们感受非遗技艺的细腻传承,从裁剪布料到纳底缝边,每一步都藏着祖辈的智慧。一挑一压、一穿一引,不仅是手艺的传递,更是对畲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度触摸,让传媒学子在实践中,理解非遗保护的意义与价值。
志愿服务队员在参观中学习沟通与交流,感受畲族文化的魅力,了解到乡村历史的变迁和畲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换上畲族“凤凰装”,银饰叮当、彩带飘曳,实践队沉浸式感受畲族文化符号。队员们跟随村民学习民俗歌舞,在服饰穿戴与歌舞互动中,读懂“凤凰装”背后的民族传说,体会畲族文化的独特韵味。
实践赋能:以青春行动,答好 “成长问卷”
实践尾声,上犹县为队员们颁发 “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证书”,表彰其在文化传承、乡村服务中的积极贡献。此次实践,传媒学院师生以 “红色 + 服务 + 民俗” 为脉络,将专业实践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
从红色旧址文化解码,到乡村温情服务、民族文化探寻记录,实践队以行动丈量土地、赋能乡野。实践队学生表示,此次实践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大家明晰青春价值在于扎根实践、服务社会。
据悉,南昌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推动更多学子走出校园,以专业力量赋能乡村发展,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绽放更亮光芒。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