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为切实践行“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泉州幼高专青衿筑梦晋疆实践队踏入陈埭镇四境社区与西滨镇跃进村,开展“探寻晋江发展密码,赋能青春时代担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这片承载着发展奇迹的土地,沉浸式感受“晋江经验”在改善民生层面的实践价值,从青年独特的视角出发,深度解读在“晋江经验”引领下,晋江民众生活福祉得以提升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力求在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勇担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四境社区:循嘱托拓新局,聚合力铸新篇
走进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往昔的温暖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曾几何时,这片土地上的村落发展深陷泥沼,举步维艰。然而,村干部们怀揣着“搞经济、拓空间、兴市场、提质量”的无畏闯劲,果敢地引进鞋业品牌,成功激活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让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绽放出希望之花,结出了累累硕果。
轻轻推开二楼会议室的门,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纹理,时光在这里悄然重叠。直至今日,会议室依然在社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讨论的议题,已然从曾经的“如何脱贫”,演变为当下的“怎样让日子更红火”,这一转变,正是社区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登上邻里中心的七楼天台,一幅壮丽的四境社区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远处,厂房鳞次栉比,连片成群,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发展乐章,其中蕴含着产业强劲跳动的脉搏。
实践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林真珠的讲解
实践队成员参观四境社区“党建+”邻里中心
在对社区第七网格长丁鹤腾的访谈中,他谈及经济转型时提到:“以鞋业产业为根基,我们正推动多元业态发展。当前电商业态加速渗透,青年群体借助网络平台推广本土特色产品,为区域经济注入全新活力。”关于矛盾调解工作,他介绍:“我们组建了由热心居民与退休干部构成的专项调解队伍,通过‘拉家常’式的沟通配合政策解读,实现纠纷的早期介入与源头化解。”养老服务领域,居委会为60岁以上长者每月发放50元养老金;针对高龄、独居老人,还组织志愿者提供上门保洁、物资采购等贴心服务。
实践队成员采访社区第七网格长丁鹤腾
四境社区之行,给实践队员留下了深刻印记。从经济多元探索到矛盾化解的巧妙举措,再到温暖人心的养老服务,社区的创新实践既直观可感又切实可行;而基层工作者扎根一线的担当与热忱,更令人动容。相信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将持续书写发展新篇,为更多社区提供值得学习借鉴的鲜活范例。
与四境社区第七网格长丁鹤腾、讲解员林真珠合影
跃进村:乘东风谋发展,绘宜居新画卷
西滨镇跃进村作为移民村落,连续九年荣膺“福建省文明村”,两度斩获“福建省卫生村”称号,更获评“福建省先进基层党支部”……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浪潮中,该村实现华丽蝶变,一度成为晋江市乡村发展的典范。实践队成员步入跃进村,所见所感皆印证其盛名不虚:道路洁净如洗,垃圾分类理念已深植民心;建筑错落有致,村内街巷规划井然有序……“‘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质,便是始终锚定实体经济发展不动摇。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村里发展起一批制造业企业;同时积极培育稻种,赋能农业进步——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稻米的产量与品质,既为村民增添收益,也巩固了农业示范村的地位。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持续‘跃进’,从昔日的‘移居村’蜕变为如今的‘宜居村’,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过上了殷实生活。”
跃进村纪检委员、组织委员周炎飚向实践队成员讲解跃进村的发展历程
实践队成员沿着村庄的发展历程逐步了解跃进村
实践队成员随跃进村纪检委员兼组织委员周炎飚,走进该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开展面对面访谈。“跃进村作为鞋材生产核心区域,以EVA发泡材料为支柱产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鞋底制造领域。”周炎飚就实践队成员的提问介绍道,“村里将咖啡厅改造为邻里中心,为村民与青年群体提供了休憩交流的空间。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跃进村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精进产品品质,推动经济稳健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与垃圾分类工作,村庄容貌愈发整洁,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村民的幸福感显著提升,村风民风也日渐淳厚向善。
跃进村的致富密码
实践队成员与跃进村纪检委员、组织委员周炎飚进行访谈并合影
此次调研,让大学生们深切体悟到“晋江经验”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与深远指导意义。在“晋江经验”的持续引领下,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必将不断创新进取,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书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这也将激励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青春光彩。(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衿筑梦晋疆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