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闽水青行”队:循治水方略,守福州西湖生态

福建师范大学“闽水青行”队:循治水方略,守福州西湖生态

来源:鹰潭新闻网 2025-08-14 17: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2日至7月15日,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闽水青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福州西湖,围绕福州水系治理保护与生态文明宣传展开实践活动,旨在深入挖掘“生态兴,则文明兴”等重要治水理念在福州西湖的实践成果,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社会焦点。福州西湖作为福建省重要生态旅游景区,其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本次实践活动于 7 月上旬至中旬开展,分为调研与准备、宣传与实践两个部分。

7 月上旬,团队成员前往福州西湖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并拍摄相关照片和视频素材。同时,实践队成员们收集了西湖的历史治水资料、生态修复项目及政策文件,为后续开展实地调研和宣传提供依据。此外,实践队搜集了治水项目详细资料,并采访游客、水务人员、当地居民进行访谈,收集治水故事和公众看法。根据调研结果,实践队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和微视频拍摄脚本。

7 月中旬,实践活动进入宣传与实践阶段。团队利用摄像机、无人机等设备,结合搜集的历史资料,按照脚本拍摄微视频素材,内容包括西湖治水前后对比、生态修复工程现场、访谈片段及西湖美景等,全方位展示治水成果。

线上,实践队定期更新活动进展,并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态度和需求。线下,团队深入社区,对居民进行治水访谈,记录他们的故事和感受。

本次实践活动具有诸多特色与优势。实践队紧密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由点及面。同时,利用微视频、调研报告、新闻稿等多种多媒体宣传手段,传播范围广。团队成员具备多领域专业知识,能从多维度开展实践。本次实践活动已经完成一部7分钟的微视频制作,形成系列宣传资料。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提高了公众参与度和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

实践队成员用脚步丈量西湖的每一寸土地,用镜头记录治水的每一份成果,更用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内涵。我们将把这份生态责任代代相传,守护绿水青山,共筑美丽中国!

文字来源:张钦毓

图片来源:江雨潞、牛琛贻、崔源健、范桂均、张书宁、张钦毓

指导老师:俞悦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