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新疆建工三建哈密站前广场改造项目打造绿色低碳门户新标杆

中建新疆建工三建哈密站前广场改造项目打造绿色低碳门户新标杆

来源:鹰潭新闻网 2025-08-14 17: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通讯员 张永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路径,中建新疆建工三建党委积极响应国家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号召,以承建的哈密市火车站站前公共设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为重要实践,该项目的实施,对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推进哈密城市更新、助力哈密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领航绿色发展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哈密市火车站站前公共设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将景观美学与清洁发电巧妙融合。光伏连廊与屋顶化身为“绿色能量画布”,创新应用了双玻光伏组件技术。它们不仅每日可稳定输出约1200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年均减少碳排放近200吨,在显著提升绿色能源自给能力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科技质感,为广场增添了一道引人瞩目的未来主义风景线,让环保科技触手可及。

科技赋能生态

针对地下空间普遍存在的高能耗痛点,项目设计中巧妙引入“阳光搬运工”——光导管自然采光系统。这套系统通过特殊管道与折射装置,将地面充沛的自然光高效“输送”至车库深处。阳光替代了白昼的人工照明,经项目测算,节能率高达40%,为地下公共设施大幅“瘦身”运营能耗。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显著赋能关键公共设施,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跃升。

生态优化同步奏响绿色乐章:绿化带布局被精心重构,规模化引入低维护、观赏性强的耐旱植物,地面则全面披上“会呼吸的衣裳”——透水铺装材料。这些协同措施,显著激活了区域的“海绵”功能,雨水得以高效蓄滞、自然渗透、深层净化,成功构筑起坚实的“海绵城市”生态基底,让广场的环境韧性得以加固,生态效益持续释放。

哈密站前广场的此次绿色升级,是公司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此次升级在老旧公共设施绿色低碳改造的技术路径、快速施工组织及新能源融合应用等方面,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为哈密市乃至新疆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案例,更为打造标杆性的绿色低碳城市门户窗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