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25年8月—— 在杭州拱墅区一家飘散着浓郁豫南风味的特色门店里,金黄喷香的固始鸡蛋炒饭、非遗技艺烹制的固始鹅块,吸引着络绎不绝的食客。这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商会以乡情为纽带,创新推动家乡“三边一院”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别山、香飘西子湖的生动缩影,成为激活乡村“边角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创新模式激活“边角地”,农户增收新路径
“三边一院”农牧循环种养模式(即利用沟边、田边、林边及农户庭院的闲散土地)是固始县探索的生态农业新路径。商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模式的巨大潜力,将其视为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商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精准对接杭州广阔市场,为这些原本分散在农户房前屋后、田边林下的优质农副产品搭建起稳固的“进城金桥”。
通过商会的不懈努力,“三边一院”产品迅速打开了局面。据商会数据显示,其打造的固始农产品加盟店月均销售额已达135万元左右。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切实惠及了家乡百姓。新华网2025年1月14日报道,固始县35个试点村参与“三边一院”养殖的农户近6000户,平均每户年增收超过3000元,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将“边角地”变成了农户增收的“聚宝盆”。
品质与文化双轮驱动,赢得杭城市场口碑
商会深知,要让家乡农产品在竞争激烈的杭州市场站稳脚跟,品质是生命线,文化是附加值。商会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从固始农户庭院直达杭州餐桌的鸡蛋、鸡、鹅等产品,始终符合“健康、卫生、美味、实惠”的核心标准。
同时,商会积极推动豫南饮食文化的传播。以非遗技艺精心烹制的固始鹅块,不仅成为门店的明星产品(日销近五十份,日销售额近3000元),更成为展示河南地方特色美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固始鸡蛋与大米制作的蛋炒饭,以其独特的金黄色泽和绵密口感,征服了众多高校学生和周边居民的味蕾,成为回头客不断的热销招牌。固始特色农副产品不仅深受在杭老乡喜爱,更成功进入浙江多所高校食堂,实现了从“乡土味”到“校园餐”的品质跃升。
商会平台聚力赋能,共绘城乡融合蓝图
商会作为连接杭州与固始的重要桥梁,其核心价值在于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赋能发展。商会通过建立高效的资源对接机制,不仅凝聚乡情,更聚焦于产业协作与家乡反哺。
在推动“三边一院”农产品进城的过程中,商会展现了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
首先打通市场渠道,成功将家乡优质农产品引入杭州特色门店、高校食堂等多元消费场景。
其次促进产业联动,探索农产品进城与家乡产业升级的联动,如推动农副产品产业链合作。
再次搭建反哺通道,通过实际销售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展望:让“三边一院”点亮更多杭城角落
站在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商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商会计划进一步拓展“三边一院”农产品在杭州的市场版图,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实现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并计划在上城区开设新店,最终愿景是让杭州每个区的消费者都能便捷地购买到正宗的固始风味农产品。
这场从巍峨大别山到秀美西子湖的“农产品进城记”,在商会的精心组织和全力推动下,已超越了简单的商业行为。它是以“三边一院”特色模式为载体,高效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通道;是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乡村振兴、赋能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更是在舌尖上传递乡愁、促进城乡文化交融的温暖实践。正如一位杭州顾客的点评:“吃的是健康美味,品的是中原乡情,感受的是城乡携手共进的蓬勃脉动。” 商会正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的城乡融合发展书写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固始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