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呀?”,四年级的一位学生问道,她的眼睛亮闪闪的。
“今天我们要讲甲骨文,破解千年的文字密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以及“深入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的号召,华南师范大学言途队于2025年7月前往广东省惠州市柏塘镇,以趣味甲骨文为载体,为乡镇学子带去一场浸润成长的普通话推广文教活动。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汉字呀,一开始是画出来的!”从日月山河到江河胡苗,同学们在汉字的形变中经历着奇幻的文化旅行。从象形、指事、会意到形声,一个“横”的位置就能够改变字的意思,“双木成林”“两人成从”富有造字的意蕴,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终于破解了千年文字的秘密: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可以说,了解甲骨文,就是了解汉字的源头;认识甲骨文,就是认识普通话。
“接下来,我们来动手做一做好不好?”有研究表明,动手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依照趣味学习的理念,队伍成员准备了轻便的黏土和鲜艳的卡纸,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同学们也确实做出了令人惊艳的作品。
“原来甲骨文这么有趣!”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围着老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