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解锁菌乡“奥秘” 人才筑基产业未来

科技解锁菌乡“奥秘” 人才筑基产业未来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13 12: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第二十二届云南省楚雄州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松茸采摘开山仪式、万人同跳阿苏嗻……”在举办丰富多彩节目的同时,野生菌交易市场内的科普馆也门庭若市,游客们在此探寻着一朵菌子背后的“秘密”。

“一朵菌子是通过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原基形成、子实体发育、成熟的孢子释放循环往复形成的。成熟后的菌子会释放出大量的孢子,这些孢子会随着风、雨水或动物的活动等,传播到周围的环境中,开始新的生命周期……”在科普馆内,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原基就是我们所说的菌窝,要好好地保护它,来年才会长菌子。”“那是否可以根据风向风速来测量菌孢飘散距离而精准找到野生菌……”游客们纷纷讨论着。

该科普馆于2024年建成开馆,馆内共收藏299个种,617份珍贵的野生菌标本,主要以液浸标本(472份),干标本(93份),冻干标本(52份)三种保存形式保藏。

而在馆外的野生菌大数据平台上,能够精准地看到当地气候、土壤等野生菌生长要素,第一时间准确获取价格、种类、数量,确保“菌”客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所有信息,进一步提升市场透明度。

为持续擦亮“世界野生菌王国”的名片,科技的嵌入实现南华“全年菌香不断档”,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攻克林下食用菌重茬、反季种植等技术难题,组建南华野生菌研究院和大数据中心,研究、推广野生食用菌人工保育促繁技术,探索驯化野生菌品种3个,63个食用菌产品获有机认证,“南华松茸”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全县规划用地1000亩重点建设覆土栽培、菌棒层架栽培、方舱试验及林下种植四大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配套年产1000万棒菌棒厂,采用方舱种植、智能温控等先进技术,实现红托竹荪、羊肚菌等珍稀食用菌全年生产,填补野生菌落潮期市场空档。2024年发展反季红托竹荪、羊肚菌等食用菌种植8012亩,产量达5.5万吨,实现产值9.15亿元。

科技“厚植”产业的同时,是因为有人才作为强有力的保障,才能让全县的菌产业大放光彩。南华县秉持着“科技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新模式。2024年3月至今开展“社会科普双课堂”54期, 举办青少年社会科普馆课堂33堂。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模式开展 科技辅导员队伍培训2期。以赛促能,参与2025年第39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9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县5名选手参赛分别获省二等奖、三等奖;机器人比赛创意赛获省三等奖,机器人超级轨迹赛(小学组)获省二等奖,其中1人成功竞技全国总决赛。

科技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产业旺。在未来的征程中,南华县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 赖秀蓉 )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