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如约来袭,中国铁路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运大考。一列列飞驰的列车满载归家的游子、远行的旅人、求学的学子,在钢轨经纬间勾勒出流动中国的壮阔图景——今年铁路暑运旅客发送量铁路部门预计突破九亿人次。这不仅是一组震撼的数字,更是神州大地蓬勃生机的有力见证,映照着一个韧性十足、热气腾腾的中国正加速前行。
九亿人潮的洪流,涌动着经济复苏的强劲脉动。面对学生返乡、亲子出游、跨省探亲、务工迁徙等多重需求叠加,铁路部门以精准运力调配呼应社会脉动。从雪域高原到椰林海岛,从都市商圈到田园乡野,疾驰的列车如奔腾的血脉,高效输送着人员、物资与情感。高校学子携录取通知书奔赴远方,建设者背着行囊穿梭于雄安与大湾区之间,亲子团的笑声洒满敦煌列车走廊——每一节车厢都承载着希望,共同谱写了充满烟火气的“流动中国进行曲”。面临夏日酷暑,地域经济在铁路架构的保护下流动中深度融合,消费活力于旅途中悄然释放。
九亿人次的旅程,淬炼着铁路服务的温度与担当。酷暑高温下,铁路人用精细化服务守护民生温度:智能系统让“指尖购票”“刷脸进站”成为常态,银发通道的志愿者搀扶老人穿越人海;高铁空调精准控温,抚平旅客的焦渴;12306应急机制高效。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制服、温柔的引导声、深夜检修库的灯火,共同铸就了“人民铁路”的初心丰碑。服务的精度已化为民生的温度,一次又一次地赢得了民众的信赖。
九亿人次的跨越,彰显着路网升级的国家力量。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持续加密的高铁网托举起流动中国的梦想:贵南高铁穿越喀斯特地貌,将黔桂旅行时间压缩70%;济郑高铁投入首个暑运,鲁豫沿线城市迈入1小时生活圈;4200列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穿梭如梭,京沪间最快旅时压进4小时。钢轨压缩的何止是时空距离,更是城乡发展的心理鸿沟。这张世界最大的现代化铁路网,已成为区域协调的纽带、民生福祉的基石、经济腾飞的跑道。
今年暑运自7月1日开始,截至7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已经发送旅客4.41亿人次,奔涌的多样性正勾勒出中国发展的韧性图谱。当钢轨继续向云中雪山、碧海孤岛延伸,那轰鸣的车轮声正宣告:一个能将九亿颗心安然送达的国度,必有万千气象奔赴而来。(陈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