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法南粤行|佛山大学衡理青舟与3000名青少年​共绘南粤普法新篇

青法南粤行|佛山大学衡理青舟与3000名青少年​共绘南粤普法新篇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12 10: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中强化基层治理、提升城乡法治素养的工作要求,紧密贴合新时代法治建设的要求,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在南粤大地深入落实,2025年7月,佛山大学法学院衡理青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开展“青法南粤行”青年普法品牌系列活动。期间,衡理青舟足迹踏遍佛山禅城、三水及云浮新兴3个地区,多次往返路程累计超1600公里;他们深入4所中小学,为3000余名青少年带来别开生面的普法体验,用青年智慧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注入鲜活动能。

活动前期,衡理青舟创新推出“点单式”普法服务,通过调研精准匹配不同学段青少年的认知特点,量身定制四场特色活动,让法律知识“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探索”,成功解锁普法教育新场景。

青法南粤行青年普法品牌活动合照

玩偶情景剧:让童趣为普法的 “敲门砖“

“安全课堂还能这样玩?”7月4日,佛山市元甲学校的礼堂里,一场融合玩偶演绎与法治科普的情景剧拉开“青法南粤行”序幕。

针对小学生认知特点,衡理青舟创新采用“情景演绎 + 法治科普 + 互动沉浸”模式:队员扮演定制玩偶演绎“校园安全”“交通安全 ”等生活场景,剧中巧妙穿插“遇到陌生人搭讪怎么办”等互动提问。近 1100 名师生在欢笑声中收获“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法治启蒙,让安全知识真正走进孩子心间。

玩偶普法情景剧演绎现场

模拟法庭秀:用实景搭建学法的 “实践场“

“现在开庭!”随着清脆的法槌声落下,佛山市荣山中学的模拟法庭正式启动。20名高中生身着标准法袍,在衡理青舟队员为期两周悉心引导下,完整演绎了模拟法庭的全流程。

模拟法庭现场

校园霸凌、交通违规等真实案例被精心融入庭审细节:“审判长”归纳争议焦点条理清晰,“辩护人”据理力争逻辑严谨,“被告人”陈述案情真情流露…… 近700名师生通过直观观察,深刻感受法律的严肃性与程序正义的价值。

乡村普法站:以沉浸体验打通法治“最后一公里”

“反对校园霸凌,法律为你撑腰!”三水区实验小学南山学校的礼堂里,一场专为乡村小学生设计的模拟法庭正在热烈进行,现场超200名师生家长代表观看。孩子们分饰审判员、原告、被告等角色,围绕“校园霸凌”典型案例展开“庭审”,衡理青舟队员全程引导,帮助他们在角色代入中理解“违法边界”与“维权途径”。

互动问答环节,“遇到霸凌该找谁帮忙”等10 余个现实问题引发30 余人次抢答。“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知道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警察,还能用法保护自己。”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法治教育的渗透力。

听证游戏汇:靠多元互动激活学法“新动能”

“我认为旁观者的冷漠也是一种伤害!” 云浮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的模拟听证会上,一名小学生举着“听证员”标牌,认真陈述自己的观点。这场专为乡镇儿童设计的活动中,40余名学生在大学生引导下,围绕“校园霸凌边界”展开激烈辩论,累计提出近10条独到观点,在思维碰撞中明晰行为边界。

模拟听证会现场

活动创新性设置法律剧本杀环节:孩子们化身“小法官”“证人”,根据线索推理“案情”;配合 emoji 猜法律术语、知识抢答等趣味游戏,当天开展超5轮互动,平均每位学生答对5道法律题,有效提升基础法律知识掌握度。

四场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专业 + 用心”的双重支撑:衡理青舟提前2个月启动调研工作,其间3次赴三水南山镇乡村学校实地走访,4次前往云浮新兴六祖镇实地调研,针对不同年龄段认知特点定制内容;队员连续两周每天排练5小时,从玩偶动作幅度到模拟庭审材料反复打磨细节;属地法院、检察院及司法所等单位提供专业指导与资源协调,共同形成“专业指导 + 青年执行 + 青少年参与”的普法闭环。此次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青法南粤行”品牌辨识度,从小学“趣味普法”到中学“深度体验”的梯度设计,为“百千万工程”中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鲜活样本。

玩偶普法情景剧幕后

未来,衡理青舟实践队将紧扣 “百千万工程” 部署,持续深耕“青法南粤行”品牌:以 “点单式普法” 精准对接中小学与基层社区需求,让法律知识更精准地触达不同群体。品牌将聚焦构建分龄普法体系,依托 “点单式” 特色强化品牌辨识度与影响力,力争打造成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的青年普法标杆,为南粤法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动能。

撰稿:郑槟华 李明慧 叶可可

摄影:衡理青舟实践队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