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润疆筑同心 青春宣讲助振兴 —— 辽宁师大“普韵润疆,话起振兴”实践团边疆实践纪实

乡音润疆筑同心 青春宣讲助振兴 —— 辽宁师大“普韵润疆,话起振兴”实践团边疆实践纪实

来源:鹰潭新闻网 2025-08-11 16: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召唤下,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普韵润疆,话起振兴”实践团的 13 名青年学子,于2025年7月15日至8月10日,跨越山海奔赴新疆四地七处基层。他们带着赤诚与热情,在边疆大地上开展推普和政策宣讲,让青春力量在为民服务中闪光。

一、推普润疆土,乡音架心桥

实践团针对基层群众普通话交流需求,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开展推普工作。每天在村委会或社区广场开设“普通话小课堂”,从日常问候、家庭称呼等基础用语教起,通过领读、跟读、情景对话等形式帮助群众练习。结合生活场景设计交流话题,比如 “赶集买东西”“看病就医”等,让大家在模拟交流中熟悉发音。组织红色歌曲传唱、小故事分享等活动,用群众感兴趣的形式带动普通话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参与学习的群众从最初的羞涩躲闪变得主动开口,日常交流中能用普通话进行简单沟通的人数明显增多,语言隔阂逐渐消融。

二、政策入民心,宣讲聚合力

实践团围绕群众关心的民族政策、乡村振兴举措等内容,用通俗语言开展宣讲。提前梳理政策要点,把书面条文转化为 “家常话”,用“种地有补贴”“孩子上学有保障”等身边事举例,让群众听得明白。宣讲时设置问答环节,耐心解答大家关于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疑问。在村委会墙面张贴政策要点海报,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方便群众随时看、随时学。通过一场场接地气的宣讲,群众对惠民政策的了解更深入了,遇到问题主动咨询政策的人多了,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也更高了,政策暖流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

三、青春担使命,初心映边疆

27天的实践里,学子们顶着烈日走村入户,在田间地头、社区广场留下忙碌的身影。从最初与群众交流时的生涩,到后来能熟练用简单方言辅助讲解;从群众起初的观望,到后来主动围拢倾听,这些变化见证着付出的价值。这场实践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基层需要青年力量,青春就该在为民服务中绽放。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担当,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交流中生根发芽。(杨长卓)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