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体验“自然食酸”:卡士“吃酸”系列品鉴会让山野酸果走进都市生活

沪上体验“自然食酸”:卡士“吃酸”系列品鉴会让山野酸果走进都市生活

来源:中新网上海 2025-08-11 15: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9日电(徐银)在lv巨轮成为新的地标后,卡士也将来自云南山野的酸木瓜树搬进上海,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清爽。8月9日,卡士“吃酸系列”风味品鉴会在上海拉开帷幕。这场以“自然食酸”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沉浸式场景搭建,将山野间的天然酸果风味“搬”进都市,让快节奏生活中的参与者在酸香与绿意中,体验了一场连接自然的清爽之旅。

酸文化崛起:从味觉符号到健康生活方式

近年来,健康消费趋势下,“食酸”正成为都市人的新选择。从云南酸角到贵州刺梨,曾经藏于山野的地域酸果逐渐走向大众,年轻群体更将“食酸”视为对天然、多元生活的追求。同时,酸奶作为富含蛋白质、益生菌等营养成分的食品,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据相关报告显示,在消费者喜爱购买的乳制品类型中,酸奶占比仅次于鲜牛奶。而随着Z世代、新中产等消费群体崛起,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在健康营养的同时,他们还愿意为具有独特口感和有趣概念的酸奶买单,这为酸奶产品开创新辟了新的消费市场。

在年轻群体中,“食酸”不再只是口感选择,更代表着对天然、健康、多元生活的追求。卡士敏锐洞察到这一消费趋势,将酸文化与酸奶产品相结合,首创“地域酸果+酸奶”系列,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天然的酸味饮品的需求,更推动了乳品“风味在地化”的升级。

感官沉浸体验:打破乳饮营销的传统逻辑

从现场体验来看,卡士这场品鉴会跳出了传统乳饮营销的框架。品鉴会分为“走进吃酸、探索山野、寻酸踪迹、自然食酸”四大环节,组成了一场可感可触的“五感体验”。通过场景营造、互动体验,让消费者从“被动品尝”变为“主动感受”,这种“情感共创”的方式,不仅让“酸从自然来”的理念更易被接受,也为乳品行业如何连接消费需求提供了新视角。

步入现场,入口处的酸木瓜树绿意盎然,瞬间冲淡了都市的喧嚣,让人仿佛踏入山野。“探索山野”区域的沉浸式影像尤为动人,镜头里阳光、雨水浸润酸果生长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孕育风味的过程;“寻酸踪迹”互动区更像一座微型酸果博物馆,地图上标注的各地酸果分布、酸果香气的嗅闻体验,让人直观了解从山野采摘到城市加工的全链条。

在地化战略:乳业竞争的下一个赛点

卡士“吃酸系列”的深层逻辑,是以地域酸果为媒介实现“风土赋值”。记者注意到,卡士此次推出的“吃酸系列”极具特色:“岭南酸”用两广粉芭乐、“云南酸”选大理酸木瓜、“西北酸”取西北黄杏,地域特色鲜明。在“味觉校准”环节,岭南粉芭乐的清冽、云南酸木瓜的奔放、西北黄杏的醇厚,在舌尖渐次绽放。产品既保留了酸果的天然酸度,又有酸奶的顺滑口感,益生菌与维生素的搭配也契合健康需求。 品鉴官引导下的“闻酸”仪式,瞬间激活了地域的记忆。这种将风味与地理绑定的叙事,让酸奶超越食品范畴,成为地方风物的载体。

从推动乳品消费创新到风味在地化升级,卡士“吃酸”系列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健康、更多元的饮食选择,也通过挖掘地域特色食材,搭建起连接自然风味与都市生活的味觉桥梁。(完)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