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三下乡实践——“学红豆党建典范,育古村青春力量”

江苏大学三下乡实践——“学红豆党建典范,育古村青春力量”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11 15: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无锡市红豆集团作为全国党建工作的标杆企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社会责任,文化建设高度融合。常熟溪南村近年来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打造“研学溪南,乡遇未晚”特色品牌,构建“一岛两馆三基地”研学矩阵,带动就业增收;创新“三级三清”等治理机制,成为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通过民生工程和文明创建,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是乡村振兴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典范。为深入学习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七月,江苏大学“溪畔薪火”实践团队先后走进无锡红豆集团和常熟溪南村,通过现场参观,座谈交流、走访村落等形式,在理论与实践中领略党建魅力,在红色基因与古村新貌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走进红豆集团,体会红色基因

在红豆集团党建负责人戴欢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来到红豆集团党建展览馆。讲解过程中,队员们了解了红豆集团从1957年创办之初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如今拥有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生物医药等多元产业的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历程。展览馆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荣誉证书、一个个党建创新案例,展现了红豆集团“党建强、发展强”的生动实践,让队员们对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图为讲解员在给团队成员讲解党建有效覆盖“六举措” 倪一文供图

访谈党委书记,感悟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村书记不仅要带领村民耕好田,更要当好村落发展的‘掌舵人’。”溪南村党委书记施仲辉的一席话,让实践成员们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有了直观认识。访谈中,施书记详细介绍了溪南村突破发展瓶颈的转型之路:面对传统产业低效能,高污染等问题,村党组织率先提出“腾龙换鸟”资源优化策略,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土地指标置换引入立讯、捷豹路虎等高科技企业,既为广大村民守住了耕地红线,又为古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为溪南村党委书记与团队成员在进行座谈交流 倪一文供图

在溪南村的田间地头与研学基地,队员们实地感受到了村落近几年的产业创新。在与施书记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溪南村为破解传统农业“农民无话语权、收益无保障”的难题,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农业公司,与盛和农业等企业合作建立“保底收购+市场溢价”机制,让蔬菜、大米等农产品有了稳定销路。同时,依托“三里浜”自有品牌,农产品成功进入苏州教育局“阳光食堂”,产业链不断延伸。这些措施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成为当地探索农业发展与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也为队员们调研村企协作提供了样本案例。

图为研学基地中的“三里浜”标志牌 倪一文供图

参观教育基地,践行安全理念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还参观了溪南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基地内,模拟交通信号灯、VR驾驶体验设备一应俱全,工作人员通过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讲解日常出行的安全隐患与防护知识。团队成员亲自体验了“酒驾模拟”“车辆侧翻模拟”等项目,在互动中认识到到交通安全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成员在交通安全基地体验VR车辆侧翻 倪一文供图

走访非遗展馆,品味古村文脉

实践团队走进碧溪上鹞灯非遗文化馆,观赏墙壁上精致的鹞灯,在非遗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扎制鹞灯骨架,绘制风筝面,亲手制作自己的鹞灯,在体验中感受古老技艺的魅力,加深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图为团队成员在聆听听工作人员讲解上鹞灯的历史 倪一文供图

(文章由江苏大学倪一文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