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这些‘神奇机器’里,藏着让蔬菜更安全的秘密!”8月8日上午,宁波市农科院实验室里,12岁的汪晗紧盯ICP-MS检测仪屏幕上跳动的光谱,仿佛窥见科技守护舌尖安全的魔法。当天,潘火街道 “一家一路”科技树项目 首片“枝叶”萌发——15名“小候鸟”与15名本地儿童组成 探秘战队,共同探秘农业科技的“神秘基地”,解锁农产品安全的科学密码。
其中来自香园社区的居民尚海涛是农科院的农学专家,当天他化身为孩子们的“科学引路人”,带领他们依次走进ICPMS室、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室、农残前处理室、恒温恒湿室、理化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在ICPMS室里,农药登记实验室主任付岩为大家介绍道:“这台‘神器’能检测出土壤、蔬菜里的微量元素,帮我们守护食品安全!”
在农残前处理室,孩子们见证了“样本变形记”:普通蔬菜经过专业处理,成为可检测的“秘密线索”;原子吸收光谱仪室里,“金属元素大搜查”趣味十足,孩子们跟着农学专家们学习如何检测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恒温恒湿室更是让孩子们觉得新奇,这里仿佛一个 “植物小温室”,10岁的钱星辰惊叹道:“原来菜篮子里的安全,全靠这些‘机器卫士’守护!”
“哇,这些机器都好厉害好高级呀!”何俊毅摸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的外壳,小声感叹。“是的,这些机器都有‘魔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但是在将来,我相信你们会比这些机器更厉害,机器只会按照设定的程序工作,而你们的大脑里藏着无限的可能,能想出更棒的办法,发明出比这些更厉害的工具,国家未来的农业科技发展还要靠你们呢”,检测中心副主任朱勇说。
这场活动,是潘火街道社区共创新版本,以项目共建为基本,片区社群共联协作,开启一家一路(紫城路联盟和合悦yi家)科技树项目的“第一块拼图”。该项目将联动9大社区资源,整合科技企业、非遗、少年派等平台,为青少年打造“科普万花筒”:未来,一家一路的九个社区为这棵科技树添肥助力,第一学期,香园社区 “了不起的居民”智库策划动线;殷家社区联动九三学社“科技少年派”设计实验课程;金谷社区筹备非遗智慧手作课;同欣社区全程记录构建可复用课程库。项目独创“科技树积分”机制——家长通过社区志愿服务积累积分,可兑换高端科普资源,让“一时好奇”变成“长久热爱”。
这场农科院探秘,是“小候鸟”们的成长印记,更是基层科普创新的生动实践。当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必将长成未来的创新森林,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实验室,朱勇笑着说:“今天我们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的。”(胡祎妮 华吉吉 忻尚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