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振翼启航。雄踞于青藏高原的苍茫天地间,这座崭新的空中门户,以其舒展流畅的现代轮廓,宛若一只蓄势腾飞的银鹰,与雪域山川的壮美画卷浑然一体。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以毫米级的精工细作与深植高原的在地匠心,为这片圣洁之地,锻造出融合壮阔山河与人文血脉的交通枢纽新标杆。
高原起宏图:精装修赋能国际枢纽升级
作为青海省“十四五”规划的头号机场工程,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项目不仅承载着从区域支线向国际枢纽跃升的战略使命,更承载着打通“一带一路”西北走廊、重塑中亚经济前沿门户的历史使命。
“精装修不仅是‘面子’,更是支撑枢纽高效运转的‘骨架’。”中建深装项目总指挥郑祥强调,中建深装承建的T3航站楼出发层指廊、迎客大厅、行李提取厅、远机位候机厅、夹层到港通道、贵宾厅等15.8万平方米航站楼及1.8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核心功能区,正是通过精细化装修实现从基建实体到国际航空枢纽的关键蜕变。
项目于2023年8月开工,2025年5月17日通过竣工验收,6月9日完成行业验收,8月7日正式通航。在整个建设周期中,团队以“高原工期就是军令状”的信念,突破青藏高原冬季漫长、缺氧低温的桎梏,在高原腹地打造“青海第一综合交通枢纽”,为2100万年旅客吞吐量的运营目标奠定硬件基石,为雪域高原献上一座功能与美学并重的航空殿堂。
文化铸精魄:航站楼化身青海人文会客厅
步入T3航站楼出发层,四十余米高的穹顶如展翅巨鹤凌空翱翔。双曲铝板构成的吊顶线条,从主楼向指廊流畅延展,既暗合“鹤舞江源”的青海文化意象,又通过强烈的空间导向性优化旅客流线。中建深装项目团队将藏式纹样解构为几何线条,将彩陶漩涡纹转化为墙面金属蚀刻;可可西里藏羚羊雕塑披覆河湟彩陶釉色,到达厅的曲面吊顶以“黄河九曲”为灵感,使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化交通建筑中焕发新生,处处彰显民族交融的青海底色,让航站楼成为青海文化的“会客厅”。
贵宾厅共计6个政务厅、15个商务厅,以“青藏明珠”为主题,运用现代工艺与传统元素结合,再现中式造型之意象;并以古雅、精致的陈设作点睛,传达深邃之东方意境,体现当下审美意趣。用岩板拼嵌出昆仑山雪线纹理,雪山意向从屋顶曲线延伸至室内陈设。这些设计被业主誉为“青海文化的立体百科全书”,让航站楼成为世界认识青海的第一扇窗。
科技破天堑:艰险高海拔上演精装革命
海拔2261米的西宁机场,年均紫外线强度超平原3倍,冬季极端低温达-25℃,高原环境对装修材料的考验近乎残酷。强紫外线可使普通涂层在3年内褪色崩解。中建深装联合厂家材料实验室研发的高原特制铝板,表面添加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紫外线反射率≥85%,使材料在高海拔强辐射环境下保色周期突破性延长至15年。动态伸缩缝技术则取消传统嵌条,采用Z型铝板折边遮盖缝隙,使吊顶在高原剧烈温差下依然舒展如缎。贵宾区墙面首创覆膜金属板替代传统木饰面,在还原石材肌理的同时,实现A级防火与零甲醛释放。
大吊顶位置,为实现“高原蓝天、鹤舞江源”的设计方案优美流畅的造型,BIM技术在此扮演了“隐形导演”角色。为还原4.5米长异形冲孔铝单板组成的“鹤翅”吊顶,团队建立参数化模型直通加工厂。千余块铝板在工厂预制后,于高原现场实现毫米级拼装。
匠心战极境:反吊顶施工与装配式攻坚
T3航站楼大吊顶施工曾被视为“不可能任务”:跨度超40米、造型复杂且与机电管线纵横交错。大吊顶由4.5米长1米宽漫反射瓦楞铝板拼装而成,遮阳板位置为4.5米异形冲孔铝单板,常规需高空车作业,且存在立体交叉风险。项目团队大胆采用“反吊顶施工法”——在转换层上方搭建操作平台,在转换层上方进行面层铝板施工。这一创新将人力投入压缩60%,工期缩短45%,更规避了大量高危交叉作业。
面对综合交通中心与航站楼同步建设的工期压力,团队发明了“多向同步施工法”,即拆分施工区域,实现多作业面并行施工。以行李提取厅为例,采用“中心→两侧”与“两侧→中心”的双向推进策略,配合装配式基层龙骨现场拼装,使各区域如精密齿轮般咬合运转。
-20℃的寒冬中,湿作业面临混凝土冻结危机。项目创新推行“湿作业空间保温攻坚法”,对每个湿作业区搭建保温棚,采用燃油暖风机与电热膜双重升温,实现“完成一区、移交一区”的流水化推进,保证涂料与石材在-20℃环境下依然精准凝结。
智控铸标杆:从BIM预演到举牌验收
在迎客大厅的巨型檐口下,项目经理郝东彬展示了一组对比图:BIM模型中的红色冲突点从最初的1728个归零。“我们让机电管线为吊顶造型‘让路’,在虚拟空间打完所有战役。”这种技术管控前置化思维贯穿全程。项目团队建立航站楼精装BIM模型,与机电、钢结构、幕墙等专业实时碰撞检测,对复杂节点如迎客大厅檐口收口、贵宾厅曲面吊顶等进行三维模拟,工人可像操作GPS般精准定位每块板材。
“样板先行”制度则将抽象标准具象化。重点区域施工前制作1:1实体样板,经业主、设计、监理三方确认。商务贵宾区10号商务样板间历经30余次材质比选,最终选满足业主需求的石材、木纹布纹饰面板、灯具等;行李提取区“墙面石材、墙面铝板与防火门”一体化视觉样板,方便业主一次性认样。而“举牌验收”机制更将质量管控细胞化:按区域划分若干验收单元,每完成一个单元即组织四方验收,问题当日闭环,最终一次性通过行业验收。
这座屹立于雪域之巅的航空新枢纽,其精工品质的锻造,深植中建深装以“文化融合力、材料科技力、数字建造力、极限攻坚力”为核心的四维竞争力。它不仅刷新了高原机场营建的品质标杆,更为中国装饰行业攻克超大型交通枢纽工程提供了系统性的“高原解法”。正如业主赞誉:“专业素养卓越,树立行业典范。”在苍茫青藏,中建深装筑起的远不止是一座现代化的交通建筑,更是一条以匠心与创新铺就、连接青海与世界的精神通途,一座承载着高原腾飞梦想的时代新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