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烟叶生产已迈入繁忙的分级环节,龙泉镇古楼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穿梭忙碌的烟叶“钟点工”们,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岗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这样的场景正是合作社社长张文真最乐意见到的。
“从年初烟种育苗开始,我就一直在合作社做钟点工。育苗时给烟苗施肥、浇水,大田生长期给烟株喷施补剂,到了收购期就担任分级员。这儿赚的钱不比在外打工少,关键是离家近,还能照顾家里的小孩。所以很多人都乐意来这儿上班,我们这些社里的钟点工都特别珍惜这份工作。”正在忙碌的村民陈友林笑着说道。
连日来,一片片黄澄澄的烟叶,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务工增收的好机遇。像陈友林这样的“钟点工”,合作社里还有20多位,既有手脚麻利的中年妇女,也有不便远行的老人。村民们可以合理安排自家农活,趁着空闲时间到烟农合作社找活干,按照工作量或工作时长领取报酬,灵活又实在。
“以前总担心年纪大了没人要,没想到在这儿还能发挥余热,不仅能挣钱,和大家一起干活还热闹,日子过得充实又开心。”65岁的王桂军边说边麻利地将烟叶分类,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陈友林是张文真格外关照的“钟点工”之一。由于家境贫寒,再加上身患疾病,他无法从事重活累活,张文真便请他在社里做些临时性工作。“我曾经和陈友林一样,过着贫困的日子,现在自己的生活稍好些了,就想尽可能帮助村里有需要的乡亲们。”张文真始终秉持着“一人富不算富,带领乡亲共致富”的信念。
古楼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便是张文真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最佳见证。2014年,张文真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合作社,当年就动员15户家庭加入,一起种植烟叶。合作社成立后,积极配合烟站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推动烟农间的互助合作,通过统一管理、统一用工、统一工价等举措,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用工效率,增加了烟农收益。
“在烟农合作社的引领下,村民们大力发展烤烟产业,积极参与合作社务工,现在大家天天有活干、月月有钱赚,合作社也年年有发展。烟农轻松种烟、高兴赚钱的美好愿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烟农们的笑容也越发灿烂。”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生产经营中心负责人傅红胜介绍道。池州市局(公司)充分发挥烟叶产业优势,全方位、一体式为烟农提供贯穿烟叶生产全周期的优质服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努力让更多群众实现就业,赚到钱,拥有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机会。
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更是稳民生、稳人心。近年来,池州市局(公司)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勇挑服务地方、回报社会的重任,聚力稳岗就业,强化支农惠农措施,推动烟叶生产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不仅有效带动了烟区农民就业,更为东至县的乡村振兴增添了坚实底气,让金黄的烟叶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金叶子”。(梁花 张海林 张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