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骑行公园内,骑手们在高低起伏的赛道上“疾驰”;龙鹫登山步道上,不少年轻人三五成群借着手电光“夜爬”;南山自然营地里一场“夜酒派对”刚刚开始……今年以来,宁波海曙区集士港镇深溪村随处可见前来运动打卡、避暑纳凉的年轻人,曾经的“冷门村落”变身城里人的后花园、都市青年的“活力场”。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村共接待游客19万人次,同比增长13%。
精准匹配 ,构建 新型 业态矩阵
年轻人为何爱上小山村?
答案是深溪村打造了精准匹配年轻人需求的业态矩阵:骑行、露营等户外体育业态为“招牌”,茶咖、窑烤面包、日咖夜酒等新式餐饮住宿业态差异化发展,吸引多层次的年轻客群前来。
昔日6000平方米的废弃机械厂,如今已是飞鸟骑行公园的心脏。这里拥有宁波首条三级泵道和陆地冲浪wavebank,全龄段游客都能在此体验风驰电掣的激情。
老厂房的新生不止于此。原羊毛衫厂在宁波博物院加持下,化身深溪乡村博物馆,更成功承接全国第九届手冲咖啡大赛,让乡村文脉在咖啡香气中延续。
村里百亩茶园则孕育出静山茶厂,茶叶种植与精深加工在此深度融合,农产品的附加值悄然提升。村里还有一条“龙鹫登山步道”,全长5648米,环形线路,大部分路段仍然保持着古朴原始的状态。近些年,古道修缮,成为串联和打通村里吃、住、行、游的大通道。
沿着古道,行走在群山之中,行至半山腰的南山自然营地,视野豁然开朗——帐篷、路标、咖啡屋……随便一拍就是一组美照。
这些业态如雨后春笋,催生了“深溪里咖啡”“山里有茶”“三棵树小院”等特色品牌。从“山里有茶”的禅意品茗到“山里有娃”的亲子欢乐,从“山里有货”的农产市集到“山里有酒”的微醺时光,深溪村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综合服务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放心消费,筑牢食安“防护墙”
去乡村游玩,大家最担心什么?是不是怕消费不透明、遇到纠纷难解决?但在深溪村,这些顾虑都被一一化解了。
作为宁波市首个乡村“放心消费集聚区”,深溪村织就了一张严密的保障网络。
在海曙区市场监管局指导下,飞鸟骑行公园等单位积极推进 “放心消费单元建设”:围绕“六个放心”(安全放心、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环境放心)主动作出公开承诺;民宿和游乐项目实行明码标价,从源头上杜绝价格欺诈;餐饮后厨执行明厨亮灶标准,建立索证索票制度,让食材来源可追溯、消费过程更透明。
该局还联合海曙法院打造了 “乡村共享法庭直通车”,消费者扫码就能穿越空间限制,直接连通法院的在线调解平台。配套上线的 ODR 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更是给投诉处理装上了“涡轮增压”。
数据最有说服力:近三年深溪村放心消费单元投诉按时办结率和调解成功率达“双百”,2025年上半年零投诉,真正实现了游客“消费放心、维权省心” 的期待。
从“流”到“留”,走实食安共富路
深溪村的魅力,还在于将澎湃的“流量”转化为惠及多方的“留量”,形成“共富能量”。
消费反哺农业。随着游客激增,村里的高山蔬菜、茶叶鸡蛋等农副产品成为抢手货。村里举办的乡村集市,每月可为参与的村民增收近千元,让运动消费的热潮实实在在地反哺了传统农业。
就业就在家门口。村民无需离开家乡,在家门口开民宿、担任赛事服务人员、参与园区运营,轻松捧上“就业碗”。截至目前,新增村民就业 80 多人。
村强民富共赢。村集体打破传统租赁思维,通过园区分红、项目合作等创新模式,开源增收。目前,深溪村年游客接待量超30万人次,全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0万元,其中经营收入逾500万元。曾经的“冷门村落”已然蝶变为“人气磁场”。
青创助力共富。村党组织精准捕捉露营经济风口,以低租金、电力扩容等全方位支持,成功引进福建福州籍专业策划人才陈香。在村党组织牵线搭桥下,一场百人活动顺利落地,让陈香这位“青创客”深切感受到村里的诚意。如今,他打造的南山自然营地年营业额已突破400万元,成为深溪村多业态融合的闪亮名片。
深溪村的故事,是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在乡村的鲜活落地。从无人问津的偏僻山村到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深溪村以创新业态为笔,以食品安全和放心消费为基,以青春力量为墨,在废弃厂房与乡间小路上描绘出可体验、可信任、可参与的共富新图景。(叶珊珊 郑向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