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至10日,淮北理工学院校学生会赴皖苏多地开展以“探先辈征程,悟红色初心”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先后深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江苏省徐州市及安徽省淮北市等淮海战役重要战场遗址,通过实地调研、红色教育、志愿服务等形式,在革命老区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第一站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旧址解说与社区宣讲齐发力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抵达安徽省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旧址。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负责人为成员们讲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里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决胜千里的指挥智慧,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关键决策地。”
随后,师生们转赴萧县丁里镇郭庄社区,开展以“探先辈征程,悟红色初心”为主题的红色文化社区宣讲活动,以图文展示的形式讲述战役感人的故事,还精心准备了夏日解暑小礼品与居民进行互动。指导老师总结时强调:“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支持,要传承这份团结奋斗精神,让红色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
第二站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聆听老兵故事与纪念塔前的坚守
在徐州,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许主任带着团队来到百岁老兵栾福利家中。老人精神矍铄,回忆起淮海战役时,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时候条件艰苦,但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为人民打胜仗。”栾福利老人对同学们谆谆教诲,希望他们珍惜当下美好生活,传承党的使命。同学们认真聆听并且不时提问,深入挖掘老人的经历细节。
紧接着,师生们身着志愿服前往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塔及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纪念塔下,同学们在景区开展志愿服务,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指路服务和讲解帮助。指导老师鼓励大家:“我们不仅要自己铭记历史,更要将这份红色记忆传递给更多人。”在志愿服务中,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厚重。
第三站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及杜集区:濉溪县传承红色教育与双楼村童趣村干红色宣讲
踏入淮北市濉溪县小李家红色博物馆,斑驳墙壁与支前工具诉说往昔。传承人李华松指着展柜中磨损的独轮车感慨:“淮海战役胜利是无数小推车推出来的,百姓的无私奉献才是根本!”实践团成员由此领悟军民同心的磅礴力量。
濉溪县文昌宫旧址,这座战役后勤枢纽的古朴院落,青砖灰瓦留存岁月印记。成员们驻足粮仓与医疗站,凝视褪色标语和泛黄名册,似触摸到当年军民协作支前的忙碌,体会到“后勤如前线”的担当。
濉溪县双堆集旧址,这片曾受炮火洗礼的土地如今绿意盎然,仍透着历史厚重。成员们沿战场步道前行,听讲解员说激战细节,革命先辈的无畏直抵心间,敬意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淮北市杜集区高岳街道双楼村,团队宣讲员为村里学生和干部们宣讲红色文化,生动讲述了淮海战役“小推车”的故事,设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参与者获得夏日解暑小礼品。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淮北理工学院校学生会的学子们在追寻红色记忆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传承革命精神中展现青春担当。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图:孟亚楠、牛家琦、杨润泽/文:牛家琦、王灿灿/审核:王雪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