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戍边 青春有我

卫国戍边 青春有我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6 16: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卫国戍边 青春有我】

---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冀疆同心·团结筑梦”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新疆巩留县

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冀疆同心·团结筑梦”社会实践团队于七月下旬前往新疆巩留县,在我院耿艳艳老师带领下,队员们通过走进村落、深入田野、对话群众,以青春之名书写边疆实践的新篇章。

走进场馆 感知发展

实践团队连同当地学生实地参观巩留县中医院、天山药谷、规划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政务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地,了解当地中草药的种植情况和医疗体系建设、红色文化传承与公共服务发展。在一个个真实窗口中,大家切身感受到边疆地区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治理体系。

入户走访 倾听民声

在红光村,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村民的语言使用情况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 开展了“民族团结,推广国语”的实践活动,队员们走家入户开展问卷调研。还围绕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方面了解群众所需,面对面记录下基层一线的真实反馈。随后,大家宣传防溺水、防火、交通安全知识,张贴纠纷调解电话、发放防溺水承诺单。我们希望,通过一张张小卡片、一句句温馨提醒,为村庄增添一份安全保障。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对推广国语的重要性和民生诉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更加理解“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深刻内涵。

民俗体验 拥抱多元

团队在库尔德宁镇参观哈萨克族传统毡房与骨雕工艺,精美的骨雕作品和特色的毡房让队员们体验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夜晚与村民和当地返乡大学生围火共舞,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交流、学习互鉴、加深友谊,促进民族团结。感受边疆生活的热烈与质朴。队员们还深入库尔德宁大草原腹地,踏访天山脚下的牧场,感悟自然与人文共生,体验独特的草原生活。

教育关爱 播撒团结种子

在“红领巾小课堂”活动中,团队为红光村的孩子们展开了一次推广国语和语言书法课,组织书画互动、语言学习,引导他们写下自己的名字、描绘心中的图景。“民族文化‘语’你相连”环节寓教于乐,让团结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正如带队老师耿艳艳所说:“引导青年走进边疆、了解边疆、服务边疆,是思政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一环。看着同学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我感到无比欣慰。”对接人刘润武同学也表示:“走进新疆,才真正触摸到这片土地的温度——不只是雪山草原的壮阔,更是各族同胞手拉手的热忱。这段实践让我明白,青春的成长,就该在服务祖国大地的过程中扎根、拔节。”

此次三下乡不仅是一次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更是一场青春与边疆的双向奔赴。“冀疆同心·团结筑梦”团队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使命,用青春讲述新时代的“石榴籽”故事。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