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乡土教育 实践浇灌商丘新苗

青春赋能乡土教育 实践浇灌商丘新苗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6 14: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青春赋能乡土教育 实践浇灌商丘新苗

——郑州大学思源之家商丘支教队多元实践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教育强国战略号召,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7月19日至8月10日,郑州大学思源之家商丘支教队深入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芒种桥乡蔡口道东村芒种桥第二初级中学,开展为期三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支教实践活动。支教队员们立足乡村教育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多元化课程体系,组织多彩文体活动,深度挖掘传承地方非遗文化,深入家庭走访调研,以青春智慧启迪乡村学子心智,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在服务奉献中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一、多元课堂启智润心,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郑州大学思源之家商丘支教队充分发挥高校学子专业特长与知识储备,为乡村孩子们打造了涵盖人文、科技、健康、艺术、自然等多领域的“梦想启航”多元课堂:

1.人文底蕴:开设《诗经》赏析课,引领学生感受中华古典诗歌的韵律之美与深厚内涵;历史和非遗传承课堂上生动讲述商丘及中国历史故事,增强同学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思维拓展:设计趣味小学奥数课程,激发孩子们的逻辑思维与探索兴趣;引入基础密码学知识,进行思维训练与科技启蒙,点燃好奇心。

3.生命守护:重点开展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CPR)与生命安全(消防安全、防灾避险等)实操教学,提升学生自救互救能力与安全意识。

4.艺术熏陶:音乐课堂歌声悠扬,乐理知识与合唱排练结合,陶冶情操;美术天地色彩缤纷,鼓励自由创作与审美表达;舞蹈律动引导孩子们感受身体韵律,释放天性,提升自信。

5.科学探索:结合当地环境,开展植物学认知与绿色环保教育,培养生态意识;通过趣味物理实验,揭示科学奥秘;趣味生物和化学课为同学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除此之外,还有手工课、密码学、象棋课、心理健康课等等,这些课程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注重互动体验与实践操作,有效拓展了乡村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养,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活力活动激扬青春,赋能成长筑梦未来

支教实践不仅限于课堂,更延伸至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

1.【芒】展风采,【种】下拼搏运动会

首周成功举办主题运动会,设置个人项目、团队协作项目与趣味竞技游戏。短跑、跳大绳、“巧渡险滩”、“携手并肩,纸间同行”、“翻山越岭”等比赛项目如火如荼,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洒满了校园。此次运动会既有助于孩子们强健体魄,也有助于培养其团队精神;

2.思辨之声:“我尝试过”VS“我没做错”主题辩论赛

围绕“我尝试过”“我没做错”展开激辩,引导学生勇敢表达、理性思辨,在观点交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与价值观自信。

3.“仲夏之声”音乐会

搭建星光舞台,合唱清越、器乐悠扬、独唱动人,为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舞台,营造浓厚艺术氛围,让芒种桥二中浸润艺术之美,绽放学生音乐才华。

4.梦想启航:高中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暨初升高学习经验分享会

特别策划“梦想启航”高中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暨初升高学习经验分享会,邀请优秀毕业生或郑州大学支教队员分享升学经验,为即将升学的学子指点迷津,激励志向,传递榜样力量。

“童心飞扬”文艺汇演

·《卖火柴的小姑娘》英语音乐话剧

支教队员引导学生改编安徒生经典,全英文台词与原创音乐交织,在沉浸式表演中传递悲悯情怀与国际视野

·《感恩的心》《左手右手》手语舞

学生以无声肢体语言诠释爱与协作,指尖律动传递感恩教育、团队精神的深刻内涵。

·《少林拳》武术表演

队员叶慧云、宋甜刚柔并济展现中原武术精髓,一招一式点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你笑起来真好看》舞蹈

学生用跃动舞步绽放纯真笑容,诠释美育滋养下的阳光心态

·独唱《父亲》

队员郭许之深情献唱,质朴歌声引发亲子共情,深化感恩教育。

系列活动有效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增强了自信心与表现力,营造了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寻脉非遗绘乡情,文化传承润童心

深度挖掘商丘地方文化瑰宝,开展“寻脉非遗·绘美家乡”特色项目:

1.文化课堂:支教队员精心备课,为学生们生动讲解商丘代表性文化地标与非遗项目的故事,如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传奇(木兰祠)、象征吉祥的传统民俗(商丘鱼灯)、承载古老信仰的(火神台)等。

2.创意实践: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创作“我们的家乡”文化主题绘本。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木兰祠、跃动的鱼灯、古老的火神台以及乡村生活的点滴,将听到的故事和感受到的乡情转化为充满童趣的图画。

3.成果展示:精心绘制的乡村文化绘本不仅是学习成果,更是学生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生动载体,在校园进行展示,增强文化自信与乡土情怀。

四、家访连心促共育,精准关爱助成长

为深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桥梁,支教队员们有计划地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走进农家院落,与家长面对面沟通,细致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在家表现、家庭情况及实际困难。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进步与闪光点,就家庭教育方法、学习习惯培养、心理健康关注等话题进行交流,分享科学教育理念。家访获取的一手信息,为支教队更精准地实施教学辅导和心理关怀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后续可能的长期帮扶建立了基础信息档案。

家访不仅传递了学校的关心,也送去了支教队的温暖,拉近了与家庭的距离,凝聚了育人合力。

结语:青春之花绽放在乡土课堂

郑州大学思源之家商丘支教队的三周暑期实践,是一次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教育的生动实践。他们以多元课堂启迪智慧,以活力活动激扬青春,以非遗传承守护文脉,以家访连心传递关爱。队员们将高等学府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开阔视野带到乡村课堂,不仅拓宽了乡村学子的认知边界,点燃了他们的求知热情与梦想火花,自身也在实践中经受了深刻锻炼,加深了对国情、社情、民情的理解,厚植了家国情怀,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离别不是终点,思源之情常在。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深深的思考以及对商丘孩子们的不舍与期许返回校园。他们将继续心系乡村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源源不断的郑大青春力量,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供稿 | 赵嘉乐,郝思晗,杨雨欣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