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丝路延伸处:中老铁路的民心答卷

钢铁丝路延伸处:中老铁路的民心答卷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5 14: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老挝当地时间7月30日8时28分,由中车大连公司参与研制的第五列“澜沧号”动车组牵引C96次列车从万象站发出,驶向磨丁站,这标志着中老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将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央视网7月30日)

铁脉贯中南,匠心筑通途。当第五列“澜沧号”动车组从万象站呼啸而出,中老铁路再次以钢铁动脉的延伸,书写着“一带一路”的生动注脚。这列融合中国技术与老挝风情的列车,不仅是工业制造的精品,更是两国携手共进的见证。车身 95 度的镜面光泽里,折射的是中国高铁技术的精益求精;三倍于常规的清漆厚度下,承载的是适应热带气候的匠心独运。从设计到制造,从性能优化到文化融合,“澜沧号”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智慧,让先进装备在跨境铁路上既跑得稳,更跑得远。

班次连民心,往来促共赢。1005 万人次的旅客流量,1460 万吨的货运总量,中老铁路用实打实的数据证明,互联互通是发展的加速器。新增动车组带来的15% 班次提升、1300 人次日均运力增长,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跨境旅游的升温、商贸往来的活跃、人员交流的密切。当老挝的香蕉通过冷链列车直达中国市场,当中国的机械装备高效运抵万象工业园,当两国游客在车厢里共话风情,这条铁路早已超越运输功能,成为连接市场与民心的“黄金通道”。频次加密的列车时刻表,实则是两国经济互补性的生动注脚,更是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的鲜活实践。

轨交向未来,同心谱新篇。一列“澜沧号”的升级,是中老铁路发展的缩影;一条跨境铁路的繁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映照。从首列动车组开行到第五列投入运营,从初期的线路磨合到如今的运能跃升,中老铁路的每一步跨越,都生动诠释着基础设施联通作为合作发展基础的深刻内涵,让这条钢铁丝路在迭代升级中不断夯实互利共赢的根基。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下,这条钢铁丝路以稳定高效的运输服务,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确定性。在技术壁垒依然存在的今天,中国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将高铁标准与当地需求深度融合,为国际合作提供新范式。未来,随着更多 “澜沧号” 驰骋在中南半岛,中老铁路必将成为辐射更广阔、效益更深远的发展动脉,让“共发展、同繁荣”的愿景在铁轨延伸中不断照进现实。

中老铁路的汽笛,是互利共赢的和弦。从货畅其流到民心相通,这条钢铁丝路不仅延伸着轨道,更编织着共赢网络。它以实践证明,唯有携手同行,方能铺就共同繁荣的通途,为“一带一路”续写生动注脚。(林莉)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