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烟南昌卷烟厂:在实践中成长,在关怀中前行
——新进员工的培养之路
近期,为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卷烟厂制丝车间坚持以实践为基石,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长期目标为导向,全方位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为员工筑根基、强归属、激潜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从“新手”到“能手”
对于新进员工来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车间坚持把实践学习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采用“项目实战制”、“岗位轮换制”、“实践导师制”等多元化模式,构建“实践学习平台”,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实际项目操作、跨岗位锻炼、技能实操竞赛等活动,持续练好员工 “硬功夫”、真本事“”,不断激发活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员工在岗位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实践出真知”的学习理念,全方位提升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通过参与项目实战,我不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还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如何高效沟通和解决问题。”新进员工李清宇对此深有体会。
图为“师带徒”现场
从“融入”到“归属”
为持续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车间通过定期开展员工心理辅导、家庭关怀活动、团队建设等方式,深入了解员工需求,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充分发挥“情感纽带”作用,按照“员工需要什么,车间提供什么”的原则,制定个性化“关怀套餐”。除此之外,依托车间党员活动室、李靓劳模工作室等场所,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定期举办青年员工座谈会等,进一步了解青年员工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鼓励员工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高亮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团队在关怀中凝聚,在互助中成长,经过这样的情感培养,今后的队伍既能共担风雨,也能共享阳光。”制丝车间党总支书记、车间主任凌斌说道。
图为班组长对青年员工进行谈心谈话
从“当下”到“未来”
为加快推动人才培养“关键变量”转化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最大动能”,车间坚持问题导向,延伸“成长链条”,系统性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技能提升计划、创新激励机制等活动,创建“职业+发展”“技能+未来”“创新+激励”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建立健全人才成长的长效评估与激励机制,营造尊重成长、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引导员工主动参与科技项目、QC课题、管理创新等活动中,让更多“新鲜血液”在职业发展赛道上竞相奔腾、展现风采,实现人才成长与企业未来的同频共振。
下一步,车间将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牢固树立“抓未来就是抓发展、人人都有潜力、人人都能成长”的理念,通过打造学习型组织、创新型车间,为员工提供更多成长机会与发展空间,不断激发人才队伍的内生动力,为企业未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陈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