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学子暑期实践:青春力量播撒乡野 多彩课堂点亮童心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学子暑期实践:青春力量播撒乡野 多彩课堂点亮童心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5 10: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赣苗连心团”走进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红军小学,开展为期7天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活动聚焦乡村儿童全面发展,精心打造了朗诵、红歌传唱、绘画、扎染、剪纸、趣味物理实验、基础急救包扎等八大主题课堂,以丰富多元的互动体验,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段充满知识、艺术与温情的暑期旅程。

童声朗朗颂家国

志愿者成员精选《金沙水拍的回响》、《可爱的中国》等经典篇目,通过示范朗读、逐句讲解、情感引导,带领孩子们感受文字的力量。课堂上,孩子们挺直腰板,学习发音技巧与节奏把控,在声情并茂的集体朗诵中,体会家国情怀的磅礴气势,自信与表达力在铿锵童声中悄然提升。

红歌嘹亮润心田

“少年军号哒哒响…” 红歌课堂上,志愿者不仅教唱《快乐出发歌》、《少年忆红军》、《少年军号哒哒响》等曲目,更融入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孩子们挥舞着小红旗,在激昂的旋律与动人的讲述中,深刻理解革命精神,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红色的种子在纯净心田生根发芽。

七彩画笔绘梦想

绘画课堂以“我的家乡禄劝”为主题。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鼓励大胆想象。孩子们手握蜡笔、水彩,在画纸上尽情挥洒:金黄的稻田、飞翔的小鸟、温馨的家园…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艺术表达的萌芽。

布里生花染妙趣

扎染体验区充满惊喜。志愿者详细讲解扎、捆、夹等基本技法及植物染料知识。孩子们亲手将白布折叠、缠绕、捆绑,浸入靛蓝染缸。展开瞬间,独一无二的冰裂纹、圆圈纹跃然布上,蓝白交织的奇妙图案引来阵阵惊叹,传统工艺的魅力在动手实践中生动传递。

巧手剪纸传古韵

剪纸课堂上,志愿者演示对折、镂空等技法,教授剪制窗花、小动物等基础图案。孩子们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操控剪刀,红纸翻飞间,栩栩如生的蝴蝶、喜庆的“囍”字逐渐成型。在专注的剪刻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更近距离感受了非遗剪纸的精妙。

团扇轻摇绘雅韵

团扇制作课堂弥漫着墨香与雅趣。志愿者首先介绍了团扇的文化寓意和基本形制。孩子们在空白素面团扇上,运用毛笔和国画颜料,或临摹梅兰竹菊等传统纹样,或自由创作山水、花鸟。他们专注勾勒线条、晕染色彩,一把把承载着个人创意与东方美学的清凉小扇在手中诞生,成就感与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奇趣实验探真知

物理实验台变身“魔法课堂”。“筷子提米”实验中,孩子们将筷子插入装满米的瓶子,尝试提起瓶子。当瓶子真的被提起时,他们发出阵阵惊呼。志愿者揭秘摩擦力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让孩子们理解了生活中“看不见的力量”。

小小卫士学自护

急救包扎课堂注重实用。志愿者利用模型和同伴互练,教授清洁伤口、使用创可贴、环形与螺旋包扎等基础技能。孩子们化身“小医生”,认真练习用绷带处理模拟的“手臂擦伤”、“头部碰伤”。在角色扮演中,安全自护意识和初步急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结硕果:青春接力再启航

本次汇报演出由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赣苗连心团与红军小学全体师生共同策划,以红色传承为主线,融合童真风采与师生情谊,集中展现了三下乡活动中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为这段充满爱与收获的时光画上了圆满句号。

此次“三下乡”活动如一缕春风,为乡村校园注入了鲜活的文化活力与成长能量。从红色基因的浸润到艺术灵感的绽放,从科学奥秘的探寻到生存技能的习得,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每一次互动都是一场成长的赋能。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乡村孩子梦想的托举——让他们在多元文化的滋养中拓宽视野,在实践探索中点燃自信,在红色情怀的熏陶中厚植家国情怀。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