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株洲市渌口区“一‘渌’互助”容诚驿站里,公安民警正用着一口乡音,逐条拆解诈骗套路,满屋银发频频点头,浑浊的眼中亮起警惕的光。这种警民互动的生动画面,是株洲市渌口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深耕“银龄行动”的缩影。
从驿站的贴心服务,到敬老院的深情守护,再到为银发店主的“适老”帮扶,渌口区局(分公司)志愿者们用心用情,编织出一张服务长者的温情网络。
深耕驿站搭平台 多元服务暖夕阳
公安民警在容诚驿站发放防诈骗宣传资料
“这个诈骗电话大家千万记住咯,凡是让你转钱的,一律要打110。”下午四点半,在“一‘渌’互助”容诚驿站开展的反诈宣传活动中,围坐的老人们听得聚精会神。每月8日开展的“四点半课堂”,是渌口区老年人们最信赖的“知识加油站”。
“助老”小分队志愿者为伏波岭社区养老驿站添置图书
而在不远处的伏波岭社区养老驿站里,渌口区局(分公司)“助老”小分队的志愿者们正在参与本周的轮值服务,今天,他们带来了图书、棋具等文娱用品,努力将驿站打造静心阅读、舒展筋骨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天地。
“以前总觉得日子闷得慌,现在天天来社区驿站,学知识、练身子、唠家常,比在家有意思多咯!”在伏波岭驿站参与活动的张桂兰奶奶捧起手中的茶盏细细品了一口,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
八年帮扶情不断 敬老院里笑声甜
志愿者吴淦赐为漂沙井敬老院老人整理房间
七月的清晨,漂沙井敬老院的菜地里一片生机盎然。78岁的王福生爷爷摘下一根顶花带刺的黄瓜,不由分说地往志愿者江骞手里塞:“小江,快来尝尝我种的黄瓜,可甜啦!”菜畦里,茄子紫得发亮,辣椒红得耀眼——这片由“助老”小分队志愿者们帮忙开垦整理的菜地,如今成了老人们最爱的“打卡”乐园。
眼前这片葱茏景象,让人难以想象敬老院最初的模样。说起与漂沙井敬老院的缘分,还要追溯到2017年。志愿者朱莉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踏入院门时的揪心:“那时还是几排旧平房,食堂的灶台老掉渣,一到雨天屋顶就漏水,几个老人挤在不漏雨的地方,我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那天起,志愿者们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当敬老院迎来合并扩建的机遇时,他们更是倾力相助:搬运新桌椅、打扫院落、把老人宿舍收拾得温馨舒适……
“以前食堂小,37个人吃饭都得轮着来。”李启甜院长指着墙上新旧对比的照片感慨道,“现在新食堂能坐76个人,热热闹闹的像过年!”照片里,昔日昏暗的食堂与如今窗明几净、老人们围坐欢笑的餐厅形成了鲜明对比。
精准惠老破鸿沟 服务送暖到店头
客户经理陈娟为老年零售客户开展上门服务
“袁老板,最近天气炎热,一定要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做好防火措施。”在渌口区一家街边小店里,客户经理陈娟正耐心细致地向老年零售客户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服务不止于“教”,更延伸至“帮”。客户经理为银发零售客户量身定制了服务策略,而对于那些行动不便或身处偏远区域的老年零售客户,渌口区局(分公司)的服务则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主动“送服务上门”。
他们定期登门拜访,耐心解答疑惑,帮助他们打扫店铺卫生、整理商品货架,悉心指导他们使用手机、电脑等工具分析店铺经营情况。七十多岁的零售客户张伍就曾因手机订货一筹莫展,客户经理何峥嵘多次上门,终于助其熟练掌握。如今张老板逢人便夸:“他们这服务,真是暖到心窝子里了!”
夕阳缓缓沉入渌水,容诚驿站的灯还亮着,敬老院的饭菜香飘出了院墙,街头的小店迎来了晚归的顾客。“银龄行动”从不是空洞口号:它藏在驿站防诈课堂的案例里,浸在敬老院温热的蒸汽中,融在零售客户舒展的笑纹间……(周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