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共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学子解码国际化法治营商新路径

法商共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学子解码国际化法治营商新路径

来源:周口网 2025-08-04 13: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17日至18日,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慧解经纬·法润商和"杭州实践分队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与普法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考察涉外商事调解机制在杭州的创新应用,为优化国际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青年实践方案。

访 金道律所 :解 构典型 案例中的调解智慧

7月17日上午,实践队首站抵达杭州金道律师事务所。首先,董梦恬律师展示了律所十余年来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的深耕成果,并重点阐述了其一站式服务模式的专业优势。接着,周弘律师通过三起跨境纠纷典型案例,深度剖析了调解机制在效率、成本维护方面的独特价值。最后,崔海燕律师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法科生复合型能力培养的建议。经过三位律师的讲解,队员们对调解有了新的认识。涉外商事调解远不止是法律条文的简单应用,更是沟通智慧、文化理解与商业思维的综合运用。这为实践队接下来的调研奠定了理论基础。

访贸促会: 探寻 国际商事法律服务新图景

为了更深刻地探寻涉外商事调解的实践路径,次日上午,实践队走进浙江省贸促会以及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作为政企沟通的重要纽带,贸促会在国际经贸合作、商事法律服务等领域持续发挥枢纽作用。通过深度了解国际商事认证等法律服务的标准化运作流程,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了在"数字赋能+专业服务"理念下,国际商事法律服务正呈现出的创新发展图景。这一调研不仅深化了队员们对涉外法律服务机制的理解,更为之后的普法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

访综保 区:法治宣讲赋能跨境电商发展

基于前两站的调研积累,实践队已对优化国际化法治营商环境形成初步认知。7月18日下午,实践队走进杭州综合保税区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聚焦园区企业关注的"十一大"法律问题,开展靶向式法治宣讲。活动中,队员们发放自主研发的“法润人心、明理笃行”普法手册,通过“法条+案例+图解”的形式,系统梳理了消费者权益保护、跨境劳动用工合规等多方面内容。既深化了企业对国际化经商法律规则的认知,也为构建跨境电商法治化营商环境积累了实践参考。

在为期两天的深度走访中,实践队通过专业机构、政府机构以及产业园区"三位一体"的调研模式,系统考察了涉外商事调解在杭州的创新实践。金道律所的案例教学展现了专业调解的实务智慧,贸促会的机制讲解展示了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的创新图景,综保区的普法实践则探索了法治护航跨境电商的有效路径。本实践队将持续以涉外商事调解调研为引,为浙江构建国际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有益的青年观察样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