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联城乡·贸拓多元:调研团解码数字经济赋能进口新图景

数联城乡·贸拓多元:调研团解码数字经济赋能进口新图景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4 16: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探索数字技术对进口多元化的驱动路径,7月15日,南通大学“数联青贸调研团”跨越江苏和黑龙江两省,深入5个外贸梯度差异城市,以“社区感知—企业探路—政府解码”三维调研模式,解锁数字经济赋能进口贸易的生动实践。

在无锡市新吴区华丰社区,数联青贸调研团的“社区进口消费问卷”调研有序推进。问卷围绕“数字工具使用频率”“进口商品品类变化”“渠道偏好”等核心模块设计,为适配不同群体,准备了手写注释版纸质问卷和小程序填写通道。团队在调研中发现老年居民接过附有贴心标注的问卷,对照选项勾选日常进口消费情况;年轻人则扫码进入小程序,快速完成线上填写,不少居民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的进口报关单查询功能获取商品溯源信息,这一细节被团队成员认真记录在问卷备注栏,让收集的数据更贴合实际消费场景,为后续分析数字经济对居民进口消费的影提供了扎实依据。

图为数联青贸调研团在华丰社区调研

在哈尔滨市永华理石厂,调研团与企业负责人展开深度访谈,聚焦跨境电商对石材进口贸易的赋能实效。“以前从土耳其进口荒料,要通过3家中间商,货款结算周期长达45天。”厂长王建国指着办公室的电子屏说,“接入跨境电商平台后,我们直接对接土耳其矿场,用数字信用证结算,周期缩至15天,中间成本降了22%。”

访谈中,团队重点记录企业数字化转型轨迹:近3年通过平台新增意大利、葡萄牙等多个来源国,进口石材品类从12种增至28种,其中玛瑙红大理石等高端品类占比提升至35%。“平台的VR看样功能解决了最大痛点,客户在哈尔滨就能‘触摸’海外石材纹理。”外贸部经理展示的交易数据显示,2024年数字渠道进口额同比增长67%。这些一手素材,正成为解码数字技术如何打破贸易壁垒的“活教材”。

图为永华理石厂的企业访谈

在通州湾政府跨境电商贸易调研中,团队与商务局负责人深入访谈,了解到当地通过搭建数字通关平台,将跨境电商进口清关时间压缩至4小时,较传统模式提升60%。近3年进口商品来源国从18个增至35个,政策工具箱涵盖海外仓补贴、数字支付便利化等措施。问卷调研同步展开,针对200家企业设计“数字化转型量表”,重点收集跨境电商使用率、技术痛点等数据。某日用品企业反馈,依托区里的大数据选品系统,进口品类新增42%,供应链成本下降18%。这些一手资料为分析政策效能提供了实证支撑。

图为通州湾政府商务部访谈过程

“数字基建铺到哪里,进口渠道就通到哪里。”从社区居民指尖的进口商品,到企业中台跳动的全球数据,再到政府部门绘制的政策蓝图,调研团用近一个月时间采集有效问卷500余份、企业案例22个、政策文件45份。团队后续将结合RCEP国际贸易专题研究,提炼“跨境电商+数字港口”融合模式,让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动能。

(投稿人 杨洁 俞又宁 徐悦 杜倩 董天祎 周宇欣 蒋烨 韦翠 孙启 王雨潇)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